车间智变,江苏抢占“智高点”
在省经信委、省财政厅日前发布的第二批示范智能车间名单中,南京南瑞继保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装备智能生产车间等80个车间榜上有名。加上此前已经评选出的第一批70家智能车间,我省去年共评选出150家示范智能车间。这150家智能车间涵盖了全省主要工业行业,是我省推进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创建示范智能车间是我省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举措,以智能车间建设为重点,我省正在着力打造“设备互联、数据互换、过程互动、产业互融”的智能制造新模式。
让“智造”成为共识
2015年1月,江苏省政府与工信部签订共同推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率先就智能制造开展部省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江苏智能制造生产方式和服务业态创新,强化智能制造载体建设和服务支撑,加快向新型智能制造模式转变。力争到2017年,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江苏成为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示范省份。
当年6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明确提出以推进智能制造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重点实施智能制造等8大工程,鼓励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投入,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当月,省政府与德国工业4.0主管机构开展高层磋商和战略合作,省经信委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IPK研究所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江苏与德国在建立工业4.0合作平台、合作示范项目、人才培训机制、交流对话机制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同年7月,省政府与中国工程院签署《关于实施中国制造2025共同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合作协议》,将借助中国工程院智力和创新资源优势,联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智能制造体系,全面提升江苏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全省各地也随之掀起推进智能制造的热潮。常州市研究编制了《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技术改造引领制造业中高端发展的实施意见》。苏州市召开智能车间建设推进会,并编制发放《苏州市智能制造支撑服务体系制造商和服务商手册》。盐城市对智能车间建设项目按设备投入的7%予以补助。各市着力构建智能制造整体推进机制,将智能制造作为技术改造的主攻方向强力推进。
让企业成为主体
走进新日电动车无锡总部智能车间,记者看到,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上,一批焊接机器人正在大显身手。焊接机器人在工艺上可以做到无缝焊接,且更加均匀、光滑,保障了电动车在路况颠簸时车身的整体强度。实施智能化改造后,新日的产品质量提高超过20%以上,对于实现精益生产,提升公司竞争力,促进转型升级起到了引领作用。
智能车间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单元。为此,去年我省率先研究制订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九大基本条件,在智能装备广泛应用、车间设备互联互通上提出两个“不低于70%”,同时,在设计生产联动协同、产品信息追溯、环境和资源能源消耗监控、制造业服务化等方面提出明确指标。
为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支持企业建设智能车间,省经信委在2015年度省重点工业投资项目计划中,安排智能制造项目185项,总投资2326亿元,占比达40%以上。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丰东无人化智能热处理工厂、南车戚墅堰高速动车组齿轮传动系统装配车间获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康缘药业中药生产工厂、中远川崎船舶制造车间获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近两年来,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中技术改造类项目80%以上支持智能制造,其中近50%用于支持智能车间建设。
让服务成为支撑
推进智能制造,构建支撑服务体系必不可少,加强工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更是重要一环。去年,我省制定实施了《全省工业信息基础设施“企企通”建设实施方案》,推动建立省、市工业信息基础设施相关工作机制,推动宽带网进企业、到车间、联设备,使工业信息基础设施成为两化融合的基础和智能制造的支撑。
2015年6月,省经信委公布2015年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名单,江苏亿嘉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等129个装备认定为2015年度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及关键部件。当年12月,由亿嘉和设计、安装及实施的全国首个电缆综合智能管控系统在南京上线。为推动智能装备产品应用,我省组织实施了11个重点应用示范工程,示范引导企业广泛应用智能装备改造升级;全年安排1300万元左右保险补贴资金,以政府引导企业购买保险服务的方式激发保险杠杆功能。
当年7月,省经信委编制了《江苏省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应用推广手册》,搭建智能制造设备提供商、软件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合作平台,促进智能制造供需双方对接。同时搭建供需平台,促进大中型企业电商普及应用,重点支持苏宁云商、百卓采购网、联创车联网等重点平台建设,着力培育10家千亿元规模的B2B综合电商平台,打造了惠龙易通、远东买卖宝、金陵钢铁网等20家百亿级行业特色交易平台。
江苏经济报记者 蔡逸 通讯员 施金华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