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揭“路人甲”成功率低原因:缺乏专业训练 角色鸡肋
横店一家打印社的墙上,挂满了为群众演员打印的资料。新京报记者胡涵摄
-人物简介
●万国鹏
24岁,2012年怀揣1000块钱离开黑龙江老家来到横店。电影以他的故事展开,通过他初到横店的经历和视角讲述了一群横漂的故事。
●许振宾
28岁,2004年自武校毕业后来到横店。在电影中饰演“骗”了万国鹏钱的黑电动车司机,并在横店与万国鹏产生了数次交集。
●沈凯
35岁,2012年,来到横店。在电影中饰演一个资深“横漂”,为维持生计在横店开了家小饭店,这家饭店成了横漂们聚会的场所。影片最后,沈凯因婚姻危机和一次片场表演失败而精神失常。
● 覃培军
28岁,自幼父母双亡,曾当过煤矿工人。2007年,在煤矿工作中大腿受伤的覃培军来到横店。电影中饰演一个横漂多年的群众演员,并常以自己当矿工的亲身经历劝诫同伴。
被一脚踹中胸口,万国鹏眼前一黑,仰面倒在地上。
“好!真好!”导演叫了起来。
万国鹏却缓了一分多钟才爬起来。每挨一脚,他都疼得龇牙咧嘴。
“我怎么这么不扛揍呢”,他纳闷,身边的老演员们都一脸轻松。
缺乏经验的他忘了戴上护具。
万国鹏,是刚上映的电影《我是路人甲》的男一号。他现在演的地痞角色,是《我是路人甲》后接的一部戏:仍是没有台词,被一脚击毙的路人甲。
“武术指导说没事都是假打,我以为真没事呢,谁知道上来是真踢啊”。
五六脚后,万国鹏被送到了医院:肋骨骨折。
但他已拥有令人艳羡的运气:他是横漂中第一个院线电影的男主角。
这部展示横漂演员故事的电影里,导演尔冬升共选用了21名群众演员。都是真正的“横漂”,并在电影里以真名出演,电影剧情也主要基于他们的真实经历。
运气好的话,这部电影或许也能成为某段传奇的前奏,制造出下一个王宝强。
但更有可能的是,这部电影会成为十五年来横漂们的最大幻梦。
饥饿与梦想
参演了《我是路人甲》的横漂们不再面目模糊。
许振宾心情很好。在三次申请被拒后,这个下午,他的微博终于成功加“V”。认证资料写着,“演员许振宾,代表作《我是路人甲》”。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时刻。终于有人称呼他“演员”。
虽然此刻,许振宾的电动三轮上堆满手机膜,在横店的大街上摆地摊。一米八三的个头,近两百斤的体重,朋友们都喊许振宾“大头”。他是这附近块头最大的贴膜师傅。
横店是这批横漂的梦想之地。
厌倦了酒店工作,沈凯在网吧里看到了横店招聘演员的消息;腿伤之后,覃培军无法继续当矿工,崇拜甄子丹的他,参加了一个表演培训班,来到了横店;武校毕业后,许振宾跟随师兄来到横店影视城参加武术演出,从此落脚。
还有一些人有奇怪的梦想。燕儿(化名)来横店是为了见见偶像刘德华,“横店是我离他最近的地方”。
燕儿记得,刚到横店时,有个本地大妈对她很好,想把儿子介绍给她。听说燕儿是演员之后,态度立刻变了,“演员都穷”。穷苦,是他们留给本地人的印象。
几乎每个横漂都能告诉你关于饥饿的故事。
万盛街上的一家萝卜丝饼店,被不少人奉为“圣地”:这里的饼曾经只要五毛一块儿,两块饼就能填饱肚子。
许振宾刚到横店时,身上只有200块钱。买了一口锅,一床被子,安顿下来后,连买菜的钱都没了。
此时,横店正好有个剧组在拍薯片广告,运来了一车土豆做道具。许振宾半夜摸下楼扛了一麻袋土豆。找两块砖头垫成灶,捡来木条生起火,一麻袋土豆配白糖,吃了一个月。
在街上遇见尔冬升时,万国鹏兜里只剩下二十块钱。一狠心,他花五块钱买了刮刮乐,结果又中了20,“感觉瞬间满血复活了”。
饥饿与梦想,在横店上演。
凌晨四点,人们在大智路的老演员公会门口集合等待通告,选中拍戏的被带往各个剧组,没有拍戏的则四散在出租屋里,或穿梭在各个剧组所在宾馆里,递上彩打的资料,上面印着他们的剧照和简历。
每天,活跃在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横店的注册临时演员可达五六千人。2014年一年,演员公会就为各剧组输送了35万人次群众演员。
横店的街道上,你可以轻易分辨出哪些是横漂。“眼神空洞,衣服邋遢,他们都发直了,麻木了,他们游离在生存的边缘,活在梦想里,却又担心明天吃什么”,马秀(化名)说。
她曾是横漂中一员,如今,她是镇上一家超市的老板娘。
“横店有梦吗?我不觉得”,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