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创新峡谷”的南京表达
南京,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传统精粹与创新活力水乳交融。如今,在这片热土上,一股股创新驱动、赢得未来的大潮此起彼伏、奔涌而来,跨越着科研成果与应用转化之间的“创新峡谷”,谱写出中国梦的南京精彩篇章。经济好——在新常态下GDP依然保持10%左右的增速,人均GDP达到98171.55元,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1.31亿元,增长13.4%;结构优——三次产业结构从2010年的“2.8∶46.5∶50.7”改善到2013年的“2.3∶43.3∶54.4”,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10年的28.9%提高到2013年的44.4%,首次超过石化、钢铁、建材三大传统产业总和;活力大——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3%,高于全省1个百分点,预计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7500亿元,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人才强——集聚2551位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162名科技创业家培养对象、243名“千人计划”在宁创业人才。南京创新驱动发展的显著成效,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强调的“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的新要求,丰富着江苏推进“两个率先”的新内涵,探索着“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可持续现代化新路径。
创新驱动关键在科技和人才,而科技人才资源是南京得天独厚的“城市之长”。但有形资源匮乏、资源环境容量有限、产业结构长期“偏重”等成为无法回避的“城市之短”。应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国际和区域竞争的“双重挑战”,扬科教人才之“长”,补资源环境之“短”,牵住创新驱动这一“牛鼻子”,这是南京新一轮发展作出的战略抉择。
倒逼——破解“两大制约”新思路。从资源制约看,南京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45%,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8%,人口密度是全国的6.8倍,而能源严重不足,煤炭、原油等一次能源几乎为零,万元GDP能耗是日本的5.5倍、美国的4.4倍;从环境制约看,重化工结构特征明显,化工原料产品占全国份额的10%,轻、重工业比例为17.5∶82.5,带来污染和能耗双重压力。思路决定出路。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以新的资源观审视南京,用科教人文等“软资源”的富有,弥补土地矿产等“硬资源”的稀缺,在思想认识上实现新提升。坚持把创新驱动战略放到核心位置,自觉调整发展航向,开拓未来发展更大空间、更多资源。
扬长——释放“科教人才”新优势。相对于有形资源的短缺,南京科技教育人才等无形资源非常丰富,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高校科研院所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三,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全国第一,每万人研究生数量全国第二,两院院士和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数量全国第三,全市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常住人口比重高达26.1%,仅次于北京。扬长才能更长。把利用科教人才等无形资源作为创新驱动突破口,挖掘内部优势创新资源,无限扩大发展空间,把潜在的生产力要素变成现实发展的动力。同时人才结构不合理与科技创新转化效能低并存,高校院所人才多、企业界人才少,研究型人才多、创业型人才少,高校院所的职务发明专利70%左右长期“沉睡”,应用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率只有40.9%,成为长中之短。补短才能拉长。南京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业和人才创业,使市场在配置科教人才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运用拉长这些短板的“金钥匙”,使短处变长、优势更优。
融合——集聚“内生增长”新要素。抓住创新驱动的重要特质,融天下智力,合科教人才优质资源,打造内生增长的新优势。与产业升级融合。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完成“腾笼换鸟”的蜕变,把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规划部署紧密衔接,增强人才结构、创业格局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互动融合、相互促进。与优化布局融合。舍得拿出优质空间用于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舍得控制一般性项目为创新创业载体预留长远拓展空间,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提升创新创业载体配套条件,实现城市空间调整要求与创新创业载体布局需求的有机平衡。与低碳发展融合。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性人文绿都为目标,把优势资源融入到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过程,改变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工业格局,形成低能耗、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模式。
善弈者谋势。谋发展之“势”,必依赖于创新之“形”。南京构建广覆盖、系统化、有特色的创新框架体系,以有“形”的制度体系发掘创新发展竞争优“势”,让创新之“形”转化为发展之“势”。一个高层次人才集聚、高科技产业发达、区域创新体系齐全、创业环境一流的“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正在兴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人才特区的雏形初现。
第一,在战略导向上强定力。实施整体战略。把“人才引领、科技创业”和“制度先试、园区先行”摆上各级各部门的重要战略位置,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转化为各区县发展的重要纲领,把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市场导向与政策引导作为有机整体推进,找准结合点、抓住关键点、形成创新点。强化战略管理。建立了科学统筹的市级调控机制,集中决策、统一管理、综合协调,制约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有效克服,制约发展的审批管理设置有效调整,制约发展的政策规定得以破除,战略管理综合水平明显提升。深化战略推进。各条口、区县、园区全面对接整体战略,制定了落实战略决策的规划、方案和考核督查措施,实现思想与行动的统一、方向与目标的统一、制定与执行的统一,做到了一把手抓到底、一竿子插到底,各项政策举措落实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