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中尼跨境“空中生命通道”是如何炼就的?

30.04.2015  00:37

   (新华调查·西藏抗震救灾)穿峡谷、战天气、抗乱石

   中尼跨境“空中生命通道”是如何炼就的?

  这是一条“空中生命通道”——一边是我国西藏日喀则海拔2800米的吉隆镇,一边是海拔只有1700米的尼泊尔境内山谷,飞机起飞后穿峡谷、战天气、抗乱石,每次往返约60公里,将一个个同胞营救回国。

  每一次飞行,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都是一次生命的接力。在余震不断的日喀则,新华社记者观察记录了中尼跨境空中大营救背后的故事和细节。

   总算安全了,回到祖国回到家了

  29日中午12点32分,伴随着旋起的尘土和巨大的轰鸣,编号为LH92777的迷彩涂装米171直升机降落在西藏日喀则吉隆镇一块三四亩见方的平地上,被困中尼边境尼泊尔一侧的最后20多位中方水电施工人员回到祖国。接机的边防战士迅速跑到仓门前,像迎接自己亲人般,一对一帮他们拎起行囊走下直升机。

  从当日上午8点半成都军区某陆航旅第一架次直升机起飞,到最后一架次着陆,四个小时内,3架直升机高密度飞行15架次、每次跨越国境往返近60公里,终于把因“4·25”强震被困中尼边境尼泊尔一侧的214名中方水电七局施工人员,成功营救回国。此前一天,他们中的伤员已先期被直升机接回,这样参与项目的254名被困中方水电施工人员全部被营救回国。

  “总算安全了,回到祖国回到家了”。拉着接机战士的手,获救的水电七局员工万春强一个劲念叨着这句话。回想起“4·25”地震当时两边黑压压的高山垮塌的情景,他依然十分后怕。从29日早上7点开始,他就和大家一起开始等直升机,得到今天大家都能撤离的消息时,每个人都非常激动。他乘坐第6架次直升机,在上午10点12分降落在吉隆镇。

  “半天时间,通过我们的装备、我们的努力营救214名同胞回国,作为陆航飞行员感到自豪。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汶川地震以来我们的装备、力量、保障、指挥、协同能力不断增强,有能力打赢抗震救灾的硬仗。”LH92777直升机飞行员燕鹏告诉新华社记者。这位有着12年飞行经验的飞行员,参加了自汶川地震以来一系列抗震救灾任务。

   空中大营救几多惊险?

  从吉隆镇到尼泊尔境内的直升机着陆点,往返飞行仅有20多分钟,但对飞行、升降来说,每一次都面临严峻的考验。

  燕鹏告诉记者,直升机起飞的吉隆镇海拔2800米,而降落地点海拔只有1700米,直升机要在20公里直线距离内急降1100米,而且要边下降边转弯(峡谷内无法直线飞行)。直升机要在最窄只有40米的峡谷内穿行,而直升机旋翼就有20米宽,对操控要求必须是准、稳,不能有丝毫偏差。

  为避免下午峡谷中常出现的强对流扰动天气,3架直升机抓紧利用上午可飞天气,采取跟进飞行的办法,缩短间隔,低高度飞进峡谷,方便着陆;高高度飞出来,以便和着陆的直升机取好高度差、保证飞行安全。

  在尼泊尔境内的直升机着陆点,记者看到,这是在两座大山中间夹着的一片空地,散布着山崩滑坡带来的乱石,不便降落。中方先遣派出的野外指挥组,组织214名被困施工人员有序等候。由于伤员已经在28日先撤走,这214人都自己背着行囊、自行登机。

  为尽可能加快进度,每架次直升机降落只停留3分钟,被困人员跑步登机,坐满人后立刻关门起飞,以便下一架次直升机降落。一开始每架次直升机运12人,后来为了确保所有人员全部运走,登机人数最后上升到每架次20多人,接近运载能力的极限。

   营救同胞,争分夺秒

  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大地震后,中国水电七局在尼泊尔建设的那苏瓦卡里水电站项目损失惨重。这个项目距中国吉隆口岸只有5公里,地震造成2名员工遇难,254名员工被困,此后余震不断,又下大雨,项目部夹在两座大山之间,受困人员处于危险和紧张不安中,缺少粮食和饮用水。

  滞留在尼泊尔境内的同胞安危,祖国牵挂在心。由于正常情况下中方直升机只能在中国吉隆口岸停机,28日上午的救援中,在尼泊尔境内的中方受困人员中的伤员,只能由救援人员背送至中方口岸,然后在中方口岸乘坐直升机离开,影响了救援的速度。

  营救同胞,争分夺秒。成都军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8日下午通过与尼泊尔方面协调,成都军区出动3架次直升机首次执行跨国救援行动,直接飞往尼泊尔境内的项目营地,救出被困人员26人。

  28日下午,当第一架直升机降落在尼泊尔项目营地时,正在此等待的第一批回国人员大声欢呼“祖国万岁!”。被石头砸中腿的被困员工张颈从直升机被抬下后,直接送上解放军第八医院的救护车。他说:“受伤后我觉得自己可能没救了,没想到国家派飞机来接我们,还帮助我救治。

  吉隆镇安置点已经为回国被困人员准备好了温暖的家。日喀则军分区150余名官兵迅速搭建了40顶帐篷安置大家,保证大家有热菜热饭吃,有御寒大衣穿。

  “直升机及时把我们接回家是我们最大的幸福,祖国是我们最大的支撑。”营救回国的那苏瓦卡里水电站项目经理李海源深有感触。

  对于陆航飞行员燕鹏来说,新的抗震救灾任务随时会下达。“热索村(吉隆口岸)还有100多受困群众,还有一个村庄急需药品,我们随时待命出发。

  29日下午4点11分,三架陆航直升机降落在中国境内的热索村(吉隆口岸),开始撤离这里的受困群众。(记者:张京品、刘坤、王守宝、坚赞、黄兴,执笔记者刘铮)

  原标题:调查:中尼跨境“空中生命通道”是如何炼就的?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