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进校园高强度训练让孩子吃不消 训练应讲科学

10.05.2015  12:32

专家建议中小学校园足球训练要讲科学

中小学足球联赛开展正酣

龙虎网讯 近日,我市中小学足球联赛正轰轰烈烈展开,然而在开展足球联赛的过程中,有部分学校因为提高训练强度被家长认为“用力过度”。专家认为,足球进校园活动在于引导学生喜爱足球这项运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等,训练方式上要讲科学,太用“蛮力”不可取。

我市现有34所足球特色学校,目前全市500多所中小学有超过半数的学校已经向教育部门申请成为足球特色学校,但是考虑到足球和其他项目的均衡发展,我市计划将足球特色学校控制在110所左右。

为推进足球进校园,今年我市还设立了校、区、市三级足球联赛。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学起,各中小学校就已经启动校级联赛。上月玄武区、雨花台区、秦淮区、建邺区等都陆续启动区级中小学足球联赛。目前部分区比赛已经结束,区级比赛结束后,优胜队伍还将参加市级比赛。

高强度训练让孩子吃不消

为参加足球联赛,各校足球队的训练强度也不断增加。

昨天,一位小学校长告诉记者,学校足球校队原本每周训练2次,每次1小时左右,最近一段时间增加到每周训练3次,每次1个半小时。

采访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今年开学时孩子报名进了校足球队。但这段时间,孩子每周训练3次,每次一练就是两个半小时,回家精疲力尽,还得赶作业,有时候写着作业就睡着了。

孩子加入足球队才两个月,这么大的强度,有些吃不消。”这位家长说,“原本孩子对足球挺感兴趣的,可现在对足球都有些反感了。

记者了解到,还有学校为争取在联赛中取得好成绩,不仅加强训练强度,还在周末聘请校外足球培训班的老师进行突击训练。

足球进校园,训练应讲科学

对于部分学校为应对联赛,训练“用力过度”的情况,我市一位小学校长认为,教育部推进足球进校园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这项运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孩子们团队合作精神。“足球训练需要过程,如果从一年级开始接触足球,大概到三年级才能比较专业,靠一时突击取得好成绩,不现实也不可取。”这位校长说。

省体育特级教师嵇明海则认为,在比赛前期加强训练,适当提高一些强度是可以的,但要把握度和训练方法。他建议,训练时应该将技术、战术和体能训练相互穿插,也可以通过轮流训练的形式让孩子们适当休息,还可以加入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如果采用这种方式,一天两个多小时也不算多。但如果都是跑动等耐力训练,就有些过头。另外,有些训练形式如蛙跳,跳多了,可能会影响学生膝关节发育。 本报记者 钱红艳

来源: 南京日报   编辑:李袆晗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