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与总局脱钩源起G7革命 11后终实现管办分离
资料图:“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中国足协。
今天下午,中国足球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在国家体育总局举行。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会上,《中国足球协会调整改革方案》正式对外公布,中国足协也与体育总局正式脱钩,“管办分离”正式付诸于实践。
“管办分离”的说法,被人熟知于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近年频繁出现在体育改革的议题中。事实上,体育界管办分离的问题并非足球项目专属。近两年,包括篮协在内的市场化较高的项目协会,都在酝酿并尝试启动管办分离,其中,影响力较高的足球项目,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管办分离在中国足球舆论场上正式占据一席之地,可以追溯到2004年。当时中超7家俱乐部投资人组成“G7联盟”,提出“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诉求,主要指向足协对联赛“既是县官、又是现管”的“管办”问题。而诱发这场“G7革命”的,正是国安“罢赛”的惊人之举。多年后的反赌扫黑风暴中,这场比赛的主裁判周伟新被证明是遭到收买的“黑哨”。
虽然这场“革命”在足协的强力打压下归于平静,但仍旧起到了些许作用,中超公司在次年正式宣布成立。不过,当时中超公司的管理层,也同时兼任着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官员的职务。中超公司经过1年磨合期,才开始渐渐接手部分联赛工作。直到2012年2月,《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管办分离改革方案》(试行)正式推出,这份方案旨在建立符合足球发展的联赛运作模式,将联赛的办赛职能从足协剥离,成立职业联赛理事会。
去年底的联赛总结会,中超公司董事长马成全表示,2015赛季,中超公司将接管中超联赛、预备队联赛和精英梯队联赛,并继续推进中超联赛的管办分离。
在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的提议下,中心副主任于洪臣已不再担任中超公司的董事长,现任中超公司的董事长、正副总经理等中超公司高管,亦已放弃了足管中心的事业编制。这些变化,被看做是足协深化改革、中超联赛管办分离的重要标志。
管办分离的另一层含义,是中国足协与总局足管中心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机构一直被指“一个班子,两块牌子”。2011年,时任足管中心主任的韦迪大刀阔斧地提出“小中心、大协会”、“政社分开”的构想,建议改革后的足管中心只设置外事部门、人事部门和秘书处,不过这个提议最终的结局是不了了之。当时有媒体透露,韦迪的议案触及到某些人的不满,报告遇到了阻力,最终迟迟未获审批。
改革始终在缓慢地进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失利后,总局开始痛定思痛,着手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祛除行政管理上的弊端。张剑调任足管中心主任之前,曾以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的身份,亲自带领一个小组前往足协,调研管办分离的方案。
2014年初足代会上,足协常务副主席张剑宣读了一份工作报告,其中提到“中国足球将深化管办分离改革。”同样在这次足代会上,新任中国足协主席蔡振华也提出,管办分离是足球改革的大趋势。不过足代会后,当有媒体曝出“足协将从体育总局中剥离”消息时,足协新闻办立即回应称,从未发布过这则消息。一位足协工作人员曾经透露,对管办分离的话题私下一直有议论,但具体的情况大家也并不清楚。
今年初春,中国足球迎来了企盼已久的福音,《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获得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通过,并登上《新闻联播》头条。短短376字中,“必须克服阻碍足球发展振兴的体制机制弊端,为足球发展振兴提供更好体制保障”的表述,让“管办分离”这个被讨论多年的老话题,进一步升温。
虽然媒体在几天前已经曝出中国足协将在本周一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但今天媒体披露的具体措施,其“分离”的彻底程度,也让外界感受到中国足球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决心。人民日报消息称,“管办分离”之后的中国足协,将依法独立运行,在内部机构设置、工作计划制定、财务和薪酬管理、人事管理、国际专业交流等方面拥有自主权,既是团结全国足球组织和个人共同发展足球事业、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组织,又是根据法律授权和政府委托管理全国足球事务、具有公共职能的自律机构,承担了体育部门在足球领域的管理责任。
至于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命运如何?消息披露,在改制完成后,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将适时撤销,并按规定撤销相关事业编制。四名中心领导班子成员作为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代表进入中国足协工作,免去事业单位职务,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