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中国创业者网上“淘金”

13.05.2015  17:00

  新华网沈阳5月13日电(记者 孙仁斌)12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在辽宁沈阳举办了一场关于互联网创业的论坛。慕名而来的创业者挤满会场,主办方不得不临时增加了近百个座位。

  与会的31岁沈阳市民张淼说,“现在我每天的工作就是通过微信把云南的玫瑰饼和蜂蜜卖到辽宁的各个城市,剩余时间用来陪孩子。”2年前,张淼还是沈阳一家写字楼里的职员,如今,像她一样自己做老板的创业者越来越多,创业的首选是从互联网上“淘金”。

  张淼说,两年前,因为怀孕她从公司辞职,开始接触互联网销售,为云南一家食品公司销售饼干和蜂蜜。由于平时工作中积攒了大量人脉,在“朋友圈”里口碑好,因此生意兴隆。“一传十、十传百,现在交友软件里的人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每个月收入近万元,比上班时的收入还要高。”她说。

  在论坛上,从智能电视到无人驾驶的汽车、从可以测量农药残留量的筷子到能显示交通拥堵状况的手机导航,各类看似有些离谱的创意都让创业者们浮想联翩。

  “专家说互联网时代,商业不仅是竞争,更在于搭建资源流通和互助的平台,对我很有启发。”一位名叫陈力的年轻人说,他是沈阳一家事业单位的员工,现在正利用业余时间在网络上销售个人饰品。

  陈力表示,“上班太累,收入也不高,我试着在网上帮同学转发他店铺里的商品,从中间赚取差价。如果收入稳定了,打算辞职自己创业。”。

  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O2O市场快速发展,成为引领行业的商务模式。

  北京中关村的车库咖啡馆如今已经成了互联网创业者的“圣地”,在这里,创业者只需每人每天点一杯咖啡,就可以在这里享用一天的免费开放式办公环境并和更多的创业者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交流经验。创办4年来,数百个成功创业项目从这里走出,数百亿美元的交易额在这里诞生。

  北京大学的夜班保安张超峰就是在这家咖啡馆点燃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业余时间,他经常泡在咖啡馆里,设计自己的婚恋网站。

  “和美国、欧洲等国家相比,中国的市场经济起步很晚,机制也不够完善,这也为很多新兴的、没有太多实力的小企业和年轻的创业者提供了创业的机会。中国互联网创业的门槛很低,很多创业者通过淘宝、天猫推销商品,比线下创业要容易,成本更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陈威如教授说。

  在中国,各类用于扶持年轻人创业的基金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中国最大民营教育公司、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就参与成立了一项旨在投资和指导大学生在互联网相关领域创业的基金。

  “我长期接触全国的年轻人、年轻的创业者,我可以调动社会资金,帮助年轻人创业发展。”俞敏洪说。

  人社部副部长信长星表示,从去年以来,中国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的增长非常快,今年一季度日均有1万人创业。

  面对汹涌的网络创业浪潮,陈威如表示了自己的担心:“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网络创业,尤其是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可能多得是有创意的点子,但在商业经验和人生阅历方面还有所欠缺,这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教育界的帮助、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