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新秀”拜“昆曲名家”为师昆曲名家石小梅收下首位女徒弟
石小梅在手把手地指导青年越剧演员李晓旭学习昆剧
要论近期国内戏剧界发生了哪些大事,可说非戏剧界少见的跨界拜师莫属了,而且这事儿就发生在南京——“越剧新秀”拜“昆曲名家”。一提起此次拜师,想必昆迷和越迷们都是记忆犹新。昨天上午,昆曲名家,梅花奖、文华奖双料得主,昆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石小梅,在江苏省昆剧院兰苑剧场内,给自己的首个女徒弟、越剧“毕派”关门弟子、南京市越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李晓旭,上了昆曲的第一堂课。 去兰苑剧场前,本报记者本以为这第一堂课,会在师生教授、学习和比划身段、手势,一板一眼的严肃氛围中度过,却没想到经历了一堂生动、形象、活泼、轻松,让人情不自禁被吸引其中的昆曲课。 江南时报记者程岚岚/文秦怀珠/摄 “带有越腔的昆曲”引起笑场 李晓旭唱的是越剧小生。作为一位85后越剧人,李晓旭从江苏省戏曲学校毕业后才两年,就拜入越剧“毕派”创始人毕春芳门下,成为毕派的关门弟子。继2009年荣获CCTV“越女争锋”第二季小生组金奖后,李晓旭又斩获了第六届“江苏省红梅奖”金奖,随后将全国红梅杯金奖收入囊中,去年又参加了央视春节戏曲晚会,事业一路攀升的李晓旭已然成为全国越剧迷心中的潜力新人。许仙、唐伯虎、梁山伯……越剧中的经典小生形象,她都扮演过。“嗓音洪亮、表演自然”,是外界给她的评价。 优秀的苗子,离不开精心地培养。在毕春芳的引荐和牵线搭桥下,李晓旭上个月正式拜著名昆曲艺术家、昆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石小梅为师。此事,可谓开创了国内戏曲跨界交流的先河,成为国内戏剧界的大事,备受瞩目。 昆曲身段的学习,离不开唱腔。台上演员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应和着唱腔的节奏完成的,是唱腔和“手眼身法步”的完美结合。上课伊始,石小梅让李晓旭先开口唱一下《牡丹亭·拾画叫画》的开头部分来听听。生活中活泼、开朗又有些孩子气的李晓旭一下变得腼腆起来,在老师的注目下,清唱了两小段,就红着脸再也不好意思继续唱下去了。因为此时周围前来旁听的省昆青年演员们,作为李晓旭戏校的隔壁班同学,已经情不自禁地“呵呵”笑了起来。 “我唱的是带有越腔的昆曲,你看把周围人都笑歪了。”看着记者有些疑惑的眼神,李晓旭有些害羞地笑着解释道。 《拾画叫画》里的柳梦梅成为第一课 首堂课上,石小梅精心选择了《牡丹亭·拾画叫画》这出折子戏作为授课内容。《拾画叫画》是一出典型的小生独角戏,在汤显祖的《牡丹亭》中分成两出,分别是《拾画》和《玩真》,讲的是柳梦梅在梅花观养病,一天在花园游赏时发现了埋在太湖石下的杜丽娘生前自己描画的春容,捧到书斋顶礼膜拜,仔细观赏,发现画中人就是当年梦中相会之人。昆曲演出把两出并在一起,合成了一折《拾画叫画》,是俞派小生著名的代表作,后来宗俞派的小生演员无不钻研这出戏。据了解,当年著名昆剧小生俞振飞大师演这出戏时,得到了观众一致的好评,认为书卷气浓,会做戏,会“造园”,当年传字辈的老先生中沈传芷、周传瑛等也擅演此戏。而石小梅,则正是这三位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的学生。 “屁股收进去,含一点胸,手这样捏半指,胳膊伸直一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亮相,石小梅都在仔细示范并指点着。为了让李晓旭对昆曲有多一些的了解,石小梅在课间休息时还以喝茶为例,示范道:“昆曲讲究一个比喻,同样是一杯茶,越剧是马上拿起茶杯喝下去了。但昆曲不是这样。”只见石小梅分别用了“指茶杯、端茶杯、看茶汤、吹茶末、小抿一口、放下茶杯”等多个动作来表现。“昆曲的速度就慢在这,不过她的味道也恰恰在这。不喜欢昆曲的人,就会觉得太慢了。喝就喝啊,这么多动作干什么!但是喜欢看昆曲的人,喜欢的恰恰就是这么一点点玩意儿,他就非常注意你的这些动作。” 李晓旭:办昆曲专场是其未来努力的目标 一个上午的课程下来,李晓旭对昆曲有了初步的了解。“我感觉昆曲的小生,从指尖、指法到扇子,比越剧要儒雅多了。从唱戏到现在,我还是第一次使用昆曲小生的指法,现在知道了,这样捏着食指的2/3处,手指伸出去的时候要更雅气一点。感觉昆曲雅,就雅在这些细节上。”李晓旭表示,她要跟着老师一直学下去。“等我演到老师觉得可以了,我再学第二折、过关后再学第三折……”而对于为什么要学昆曲,李晓旭告诉记者,昆曲是百家之王,越剧至诞生至今只有100年的历史,而昆曲有600多年的历史,通过学习昆曲吸收长处,从而弥补越剧的不足。将来学成后,打算办个昆曲专场。 对于李晓旭,石小梅有一个定位:“聪明的小孩,会用脑子去学。学了以后,实际上她不可能真的来唱昆曲,她唱昆曲一定唱不过我们这昆剧院的演员,但是她可以把我告诉她的这些昆曲里的东西,像养料一样,加在她越剧的上面。晓旭,我觉得她需要学一些这种‘含’得住的、含蓄的东西,这种昆曲的韵味。” 据悉,李晓旭是南京市演艺集团自2014年启动导师制“青年人才培养工程”以来,第5位拜投名师的优秀青年演员。同时,这也是南京市越剧团举行的首次拜师仪式。作为国内戏剧界少见的跨界拜师,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杨庆锦表示,希望越剧能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让越剧将来走出属于烟雨江南的地方戏种,华丽转身为全国性的高雅剧种,同时这也是传统戏曲艺术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链接>>> 中国古人如何拜师? 在古代,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俗谚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有的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甚至不能见面。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除了要选择黄道吉日进行拜师外,拜师前还要烧高香,然后才是磕头拜师并向师傅敬茶,聆听师门规矩。 拜师前先要烧高香,拜祖师、拜行业保护神。表示对本行业敬重,表示从业的虔诚,同时也是祈求祖师爷“保佑”,使自己学业有成。然后行拜师礼,一般是师傅、师母坐上座,学徒行三叩首之礼,然后敬茶、跪献红包和投师帖。最后是师傅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训话一般是教育徒弟尊祖守规,勉励徒弟做人要清白,学艺要刻苦等。 到了旧时代,师父收徒弟要立字据,师徒双方在字据里约定好弟子学艺期限,学徒期间徒弟的生死逃亡跟师傅无关,学徒期间卖艺收入全部归师父所有,出师之后的所挣收入才归自己,但有义务赡养师父一生。拜师必须有入门仪式即“摆知”,即宴请行内长辈及曲艺界名人,徒弟要向师爷,师父、师娘、引、保、代师父等行叩头礼。 如今,徒弟向师傅拜师,不再需要像古人那么多讲究,但是磕头、敬茶仍然被保留了下来。与古代不同的是,徒弟拜师后,还会准备一束鲜花献给师傅,然后师徒互赠礼物,徒弟表示孝心,师傅则用礼物给予徒弟勉励。
编辑: 吴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