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大众创业靠教育 不能再造“平庸人才”
新华网7月7日电(记者 何都)7月7日,新华网·思客精品栏目《思客讲堂》再次开启。本期思客讲堂邀请美国俄勒冈大学校长讲席教授赵勇作为主讲嘉宾。发表了题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与出路”的主旨演讲,并与现场嘉宾和观众一起就信息时代的新型教育范式、创新精神培育、创业教育的基本要素等问题展开对话,探讨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中国教育学会长钟秉林、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校长彼得·道金斯、中关村三小校长刘可钦等进行了精彩发言和互动。
本期思客讲堂由新华网思客和美国俄勒冈大学国际教育中心共同举办,教育科学出版社、北大国发院博士论坛协办。
各国都在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在演讲中,赵勇结合现行教育体系和学生就业形势,深入地剖析了时代变化的前提下,当前教育遇到的危机,详细解读了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可行模式。赵勇认为,“中国主动选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向前发展的积极要求”,良好的环境、健全的服务体系、相关的激励机制对推动创业创新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要真正做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仅仅靠改善环境是远远不够的。
“各个国家也都认识到必须要往前发展,很多政府通过各种经济杠杆、银行改革、市场开放等方式希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实际上创业的人,特别是有价值的创业的人为数不多,这已经成为一个全球问题。我认为这其中的根本原因还是在教育。”
传统教育造就“平庸的人才”,缺乏创造力难创业
“我认为这其中的根本原因还是在教育。”赵勇在解释全球性创业匮乏时表示,“传统的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养的每一个孩子是希望他能找到工作。找到工作有一个很简单的定义,就传统来说就是我可以给你定义你这个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创业所必需的多元化人才是不被传统教育所欣赏的。”
赵勇认为传统的标准化教育是就业教育的成功,但这种成功是以牺牲创新性和创造力为代价的。“传统教育中,我们短期掌握知识的同时,可能牺牲你长期的能力。一个人的自信心是长期的,一个人的好奇心是长期的,一个人的创造力是长期的,但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可以消灭掉自信心,打掉自信心,消灭好奇心。而这对创新创业者来说是必备的素质”。
赵勇指出,传统教育是“同质化教育,就是把所有传统知识灌输给你,让你成为所有知识的人才,我们因此造就了大批掌握相同知识的‘平庸的人才’。因为传统的工作就是要求你掌握基础的知识、同样的知识,比如我们在组装生产线上的很多工作是同样的,如果你在某方面特别超出、特别伟大的人基本上是叫做‘没用的’。乔布斯要在我们村里面一样没用。”
就业教育的时代即将终结,不能再培养孩子与机器竞争
赵勇不仅观察创新创业的全球性匮乏,更注意到了贯穿其中的失业率攀升、就业率低问题。“青少年面临大批失业的问题实际上是由两大因素造成的,一个是机器化,一个是全球化。机器人代替人做了很多的工作,造成失业;全球化造成外包增加,就业机会流失。”他说,“这就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我们是否继续培养学生和机器竞争,还是和低廉劳动力竞争的问题;二是我们希望传授给孩子的知识和技能是否仍符合时代要求。”
“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时代已经到来
赵勇认为,机器化和全球化对就业环境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是挑战,也是机会。“现在我们进入了生活富足的时代,使传统社会中没用的能力变得有用。我们对旅游、医疗、娱乐的消费更多而使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产生价值,让多元化人才、多样化人才有了发挥能力的空间。”
“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时代已经到来,每个人只要你某方面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你的长处是必然有价值的,但是我们的教育还是没有接受这个概念。”
众创时代,必须用创业教育取代就业教育
针对传统教育与时代要求不匹配的问题,赵勇也给出了破局的出路。在赵勇看来,教育改革同样需要创新,而不是在原有框架下修补,这需要教育“彻底走向个性化。这种个性化不是帮助你通过同样的方式达到同一目的,而是让每一个学生达到他自己最成功的方向。”
赵勇提醒道,“我们需要的不是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们也不能仅仅办一个创业专业,而是需要教育范式的大改革,彻彻底底的改变,做石头斧子不管用了,青铜器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做铜器的人。”
此外,赵勇还表示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也是创业教育的一部分,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创业者需要更好地“开发全球市场、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
新华网“思客讲堂”是新华网重点打造的精品栏目,自开播以来,万科董事长王石、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先后做客讲堂“授课”。接下来,思客讲堂将继续邀请更多有思想力的人,与网民一起,发现思想力,成就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