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企走出去上演新戏码 上半年新增对外投资项目576个
闭门装修已近半年的南京东方商城不久将掀开“盖头”,以东方福来德百货的全新面目开门迎客。从东方商城到东方福来德,改变的不只是店招,还有商品品类、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等,这家百货商店努力实现大转型。
2014年9月,三胞集团收购英国老牌百货业巨头福来德89%股权,同时整合旗下的东方商城,去年和今年分别投资1亿美元设立外商独资南京东方福来德和徐州东方福来德两家百货公司,引入买手制,引进10多个英国自有品牌,同时拓展O2O模式,成为以并购方式“走出去”,并与“引进来”融合发展、提升传统商贸业的成功探索。
江苏企业“走出去”,起步于产业、项目。而从产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江苏作为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达省份,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也正逐步提升。
省商务厅最新统计,今年以来,我省“走出去”增长很快。1-6月,新增对外投资项目576个,同比增长23.6%,新增中方协议投资额83.8亿美元,同比增长35.4%;中方实际对外投资额38.6亿美元,同比增长52%。
从全国看,上半年共对155个国家和地区的479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投资额888.6亿美元,同比增长58.7%。我省虽然出资额增幅低于全国,但投资金额已超过全国的9.43%。
归纳我省“走出去”新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并驾齐驱”:大项目与境外产业集聚区建设并驾齐驱,对外项目投资平均达1486.3万美元,同比增加98万美元,其中超亿美元项目15个,增加6个,全省有2个国家级、2个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制造业与服务业对外投资并驾齐驱,全省制造业对外投资21亿美元,增长29.7%,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11.4亿美元,增长58.1%,服务业对外投资中,科技研发类项目投资额6.9亿美元,增长10.4倍;发达国家投资和跨国并购并驾齐驱,在欧美、大洋洲、中国香港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额超54亿美元,占比近2/3,同比增幅67.9%。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省企业在‘走出去’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不仅以同比两成以上的项目数和超过五成的实际出资额成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看点,而且‘走出去’方式也在创新。”省商务厅副厅长朱益民说,与以往基本都是绿地投资“走出去”不同,现在方式和路径越来越多元,包括跨国并购,工程承包由建成交付向维护、运营、管理延伸,引入各种基金、资本与产业或项目携手“走出去”等。
上半年,全省共发生跨国并购项目119个,中方协议投资额近13.6亿美元,同比增长29.6%,涉及通信电子、医药研发制造、商务服务、商业零售、科技等。专家分析,跨国并购可与国际产能合作形成协同效应,将我们相对优势或过剩产能转移后,腾出空间,通过并购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品牌、销售渠道等填补。
以纺织机械制造为主业的常州金昇集团,此前默默无闻,其斥资2亿欧元实施两次高质量海外并购,一次收购欧洲第三大高端数控机床制造商德国埃马克集团50%股份,一次收购瑞士上市公司欧瑞康集团旗下天然纤维纺织机械及专件两个事业部,一举成为全球行业领军企业。并购后的埃马克控股公司又到金坛投资从事高速列车轮毂研发生产,将我国行业水平推进约20年。
境外产业集聚区,是我省开发区建设经验向境外溢出、释放“走出去”集群效应的有效途径。目前柬埔寨西港特区集聚企业102家,就业人口1.3万人。今年5月成为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的江苏—新阳嘎农工贸现代产业园,2014年由江苏海企技术公司接手后,定位为利用坦桑尼亚棉花资源优势,建成棉花种植、纺纱、织布、服装生产、棉籽油加工、饲料加工、物流贸易完成产业链的农工贸集聚区。现已有海企纺织、金锡物流等4家企业入驻,投资近4000万美元。
我省“走出去”的空间和潜力巨大。资料显示,今年以来我国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开始海外收购,目标多元,通过收购为公司增加价值,操作上多与私募基金联手。相关人士指出,我省企业“走出去”,资金制约也较明显,如果能借力各种基金,或将“内保外贷”和“外保内贷”打通,“走出去”定有另番景象。去年,我省设立首期30亿元规模的“一带一路”基金,作为发起方之一,苏豪控股集团表示,已在沿线国家寻找投资机会,支持有条件的苏企布局“一带一路”沿线。
再比如,建工厂和建市场结合,也是“走出去”的有效方式。将生产和销售对接,既增加产品的针对性,又有效拉长产业链。下一步,省商务厅或将为我省企业此类探索创造条件。 本报记者 邵生余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