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创新”比赛成为暨南大学创新的“永动机”

19.06.2015  19:13

  原标题:“赢在创新”比赛成为暨南大学创新的“永动机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韩希、通讯员杜明灿、温婧):穿戴式分娩镇痛系统;四旋翼变电站故障巡检;构建高活性干细胞片……,这些创新项目出现在暨南大学18日举行的“赢在创新”暨南大学本科创新大赛第五季总决赛的现场。

  来自暨南大学不同学院的10支代表队同场竞技,创新项目涉及医疗、互联网、教育、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其中的“蚓动未来”项目运用蚯蚓堆肥技术,通过蚯蚓延长生物链,将城市厨余垃圾转化为优质有机肥,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化,并提高土壤对虫害的免疫力,还从源头解决厨余垃圾臭气问题。这对于每天有近1万3千吨的厨余垃圾从市区流入城郊垃圾处理厂的广州无疑是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基于四旋翼的变电站故障智能检测系统”借用四旋翼飞行器易操控可高空拍摄的优越特性,可以有效减轻变电站设备巡检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备巡检的危险系数,实现及时发现故障、排除故障。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中隐藏着大大小小无数个变电站,炎热的夏季,电气设备局部过热极易引起变电站事故。

  近年来,暨南大学在教学中嵌入“创意、创新、创业”元素,使“全员创新”也成为贯穿始终的培养理念。从2013年至今,由暨南大学教务处主办的旨在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的全校性大赛——“赢在创新”暨南大学本科创新大赛,至今已经举办五季,比赛以发掘创新人才、发现创新成果、打造创新平台为主题,参加比赛的参赛作品内容与形式均没有限制,可以是已经成熟的创新成果,可以是尚在研究中的创新项目,也可以是一个创新想法、一种创新思维、一个灵感,力求展示形式的生动形象。已有数十个项目借此平台取得成功,并孵化出“穿透传媒”、“地球村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等十家注册公司,产生经济效率数百万元。

  赢在创新只是暨南大学创新体系的一个小部分,从这个小赛场延伸出去的是一个大平台。暨南大学设立国内首个大学生“众创”平台,针对不同人群和目标的特点,分为WE创空间、“赢在创新”大赛、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四大板块。这个大平台渗透项目筛选、培养、转化各个环节。在学校的创业训练营中,同学们将得到“一对一”的精致培训,获得法务、税务、战略、市场、咨询等多个维度的免费指导;经过前期指导,逐渐成熟,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则有机会进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享用导师、资金、技术、场地等优质资源,实现市场转化。目前,越来越多的暨南学子在创新的热浪中与未来相遇,在创新创业路上整装待发,期待在市场上一展身手。

  原标题: “赢在创新”比赛成为暨南大学创新的“永动机

  稿源:环球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