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寨:在现代化中守候传统

03.11.2015  13:13

  新华网贵阳11月3日电(记者向定杰)3900多处自然村寨,276个中国传统村落,72项国家非遗名录,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骄人的数字,在展现贵州省黔东南州厚重沉淀的同时却难掩尴尬的现实:保存完好得益于长期的封闭。

  近年来,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一些原汁原味的古村落开始改头换面,拥抱现代生活。在老建筑日趋破败的进程中,传统文化习俗正面临衰落和断裂之虞。如何在与推土机赛跑的过程中,留住乡愁,守候传统,不同的苗寨村落探索出了不同的道路。

  始建于元末明初的雷山县郎德上寨,门口山石上刻着“奥运圣火从这里走过”。百十户人家,倚山而居,吊脚木楼上挂满金黄的苞谷和火红的辣椒。记者冒着忽紧忽慢的淋漓山雨,喝过十二道“拦门酒”,踩着石板小路走进村寨博物馆。

  客人刚落座,悠扬的芦笙响了起来。苗族姑娘们穿着盛装,一唱一和,一颦一顾,伴着铿锵有力的鼓点起舞。馆内“全国第一座露天苗族风情博物馆”“苗族歌舞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牌匾格外显眼。

  “这是村里自己组建的文艺队,客人来了他们就表演,记工分。每场接待收入,抽出25%作为全寨公共开支,75%按工分进行分配。”文艺队负责人说。

  除了歌舞表演有收入外,寨子还鼓励一户一技能。国家级芦笙制作技艺传承人莫厌学、省级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人顾永冲、州级苗绣传承人杨阿妮相继带头成立制作坊、银饰公司、阿妮绣业;老支书的儿子家也靠开农家乐,供出了两个大学生。

  记者离开时,望丰河畔又来了新的客人,两辆旅游大巴停在风雨桥前。

  记者来到丹寨县大簸箕寨的一处溶洞,流水潺潺。几口石砌水池边,一位村民正手拿自制滤网,完成抄纸的工序。“选择在这儿造纸是看重它的自然条件,水源充足,而且水质好。”“洞主”国家级传承人王兴武介绍。

  走进大簸箕苗寨,上百户人家聚集在仅有二十多亩地的小山包上,山下一条蜿蜒的小河缓缓流过。青石板铺成的巷道,极其狭窄。但“中国古法造纸之乡”名不虚传,几乎家家都有参与造纸。目前,石桥村有30户130余人常年造纸,年产值300多万元。

  “上世纪90年代,村里几乎没有一户人家造纸,古法造纸工艺濒临失传。从几分钱一张没人要,到现在十几块一张,天壤之别。”省级传承人潘玉华开了一家“纸会唱歌”的店子,当地人称潘老三琥珀纸。

  “白皮纸18元一张,纸伞180元一把……”一些游客还上前亲自感受“拈花入纸”,将野草野花放于纸浆中,再敷上一层定型,待晒干就成为了一件漂亮的手工艺作品。

  丹寨县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陈光明感慨:“加大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保护,要发现培养一批手工艺技师,让传统村落生产生活场景永远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