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晴隆:“烛光教师”点亮苗寨舞台

15.02.2015  17:28

  新华网贵阳2月14日电(记者李春惠 骆飞)没有灯光,没有音响,没有化妆,没有演出服装,她们的鞋上、裤腿上甚至还粘着黄泥。春节前夕,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紫马乡龙头村山背后苗寨的娃娃们,为打工回来的父母献上了一场“不一样”的新年演出。

  正忙着准备腊肉、粑粑等年货的村民们听说有演出,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聚拢到村民吴朝香家的大堂屋里,墙边人挨着人,前面的或蹲或坐,后面踮着脚站着,中间空出来当舞台。

  第一个节目是舞蹈《小苹果》,6个女孩子一边唱一边舞动起来,动作说不上优美,甚至有些不协调,尽管如此,她们的表演仍然让家长们为之动容。

  另一间房间里的二十来个孩子正在用水彩笔画画,有的画房子,有的画蝴蝶,有的画花草。13岁的熊芬说,“我喜欢画画,我要把我的才艺展示给妈妈。

  父母们沉浸在这场孩子们准备的“视听盛宴”中。“我吃了一惊,没想到我的娃娃在农村也可以学跳舞。”村民吴育芬说。

  山背后苗寨的孩子们都是龙头小学的学生。而过去龙头小学没有开设音体美等课程,孩子们也没有机会“受到艺术的熏陶”。

  龙头小学原先是教学点,只有3个年级3班、共50多个学生。学校没有围墙,从学校到山上寨子的路也没通,娃娃们每天满山跑,心思不在学校。2008年,校长焦胜华到县里争取了经费,当年把围墙修起来、打通上山的路。接下来的一年,学校又增加了3个年级成了完全小学,学生增加到280多人,从此村里高年级的学生不再每天跋涉几小时山路去其他村寨上学。

  学校的变化让焦胜华很欣慰,然而,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却一直没解决,“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特别缺音体美教师。”焦胜华说。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父母心公益基金成员走访发现,部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特别短缺音体美及英语教师。经过一年调研,这个公益组织推出了“烛光行动”山村教育支持计划,力图为农村地区补充教师尽一份力量。

  在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该基金帮助部分农村小学补充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等课程教师,这些教师基本是当地的应届与往届教育专业毕业生,他们被称为“烛光教师”。“‘烛光教师’由签约小学的校长统一管理,他们的工资和奖金由专项基金发放。”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父母心公益基金执行主任于奇文说。

  龙头小学是“烛光行动”的受益者。2014年9月龙头小学校补充了5名“烛光教师”,26岁的杨阳是其中之一,他上语文课也上音乐课,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烛光教师’极大缓解了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让素质教育在农村小学不再是一句空话。”焦胜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