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机遇在哪?
新华网南京1月16日电(毛丽萍 陈曦)共绘一张图,共织一张网,共下一盘棋,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开放度最高、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如何打破区域藩篱和制度壁垒,发挥各自区域优势,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1月16日,在江苏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联组会议上,政协委员们就“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行了热议和探讨。
江苏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联组会议现场 (席航飞/摄)
“长三角区域合作由来已久,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省级统筹、互联互通、投资合作、协同创新、联防联控等方面加强,但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区域融合还需加强,统筹协调仍未到位。”南通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南通市委主委马啸平认为。
目前长三角中心区27个城市中,选择电子信息产业为发展重点的有12个城市,选汽车产业的有11个城市,选石化产业的有9个城市,城市功能、产业定位有趋同迹象,各地仍需错位发展、特色发展。马啸平建议,各地绘制区域发展“一张图”,建设基础设施“一张网”,共下产业提升“一盘棋”。破除行政管理体制障碍,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公众推进的合力机制。建立产业发展合作平台与联盟,互联共享医疗、教育等资源,建立区域间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以及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例如,江苏可多领域、跨区域加强与上海金融经济、浙江数字经济、安徽生态经济的融合对接。
江苏省政协委员、致公党江苏省委专职副主委米其智认为,人才、招商等政策各地存在竞争关系。少数“抢人”“抢项目”现象,制约了人才效能的最大发挥及产业的最优布局。建议充分利用上海、南京、杭州人才汇聚优势,在设区市开展金融人才、企业上市、资本运作、多渠道融资等方面培训,避免“虹吸效应”。
江苏省政协委员、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石磊表示,根据《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要求,“聚焦集成电路等十大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他建议江苏把优先发展IC封测产业作为现阶段IC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IC封测产业群。
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李赞认为,针对长三角民营企业家还没有完全“热”起来的情况,建议各地在推动交通联通、资本融通、信息共享的“硬”互通基础上,在“软”相融上多下功夫。例如,打通民营经济的要素流动、建立公共信息平台、提升各地营商环境的契合度等。
民建江苏省委副主委、南京大学商学院会计与财务研究所所长李心合认为,长三角大学协同化发展非常重要。长三角拥有普通高校457所,占全国高校的15.7%,“世界一流大学”入选数(8所)与“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校数(26所)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0.5%和27.4%。受行政区划、地缘优势、政策差异等因素影响,长三角高校协同发展的意识和动力不强,协同决策机制尚未真正确立;大学教师、信息等资源也尚未真正互通、流动和共享。他建议,大学要突破现有行政区划,将整个长三角区域视为一个大学功能区;组建长三角大学协同发展研究院,通过资金扶持推动长三角地区的大学分步骤、分项目、分学科、分层次、多要素、多渠道、多形式实现资源互联互通、协同共享。
从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区域市场、绿色发展、公共服务及省内全域一体化,与会委员们进行了热烈探讨。目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获批、发布,执委会揭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文章进入全面实施新阶段。2020年到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元年开启,大家相信,通过努力,江苏定能向时代、向人民交上一份硕果满枝的长三角答卷。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