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质监抽检热水袋电热毯:热水袋合格率仅六成

28.01.2016  16:36

  交汇点讯 江苏省质监局1月28日公布了橡胶热水袋和电热毯产品的抽查结果,从抽检结果来看,选购橡胶热水袋关键要看拉伸强度是否达标。而电热毯所有不合格产品中都出现了电源软线线径不合格的情况,极有可能引发火灾。

  简易实用的橡胶热水袋是不少人冬季取暖的必备单品,但你知道吗?选购橡胶热水袋光图好看可不行,江苏省质监局公布的橡胶热水袋的抽查结果显示,选购橡胶热水袋关键要看拉伸强度是否达标。

   抽查结果》》》

   合格率只有六成

  此次江苏质监部门共抽查88批次橡胶热水袋产品,其中生产企业8批次,市售产品30批次,电商平台50批次,但合格的只有53批次,合格率仅为60.2%。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产品的拉伸强度及拉断伸长率达不到标准规定要求,其中拉伸强度最低仅为2MPa,远低于标准规定的11.2 MPa。

   不合格多为拉伸强度过低

  拉伸强度值过低,极有可能在热水袋注水过多时,导致袋体变形或者破裂。负责此次检测的盐城市产品质检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合格的热水袋,主要原材料天然胶的比例应当在45%以上,而出现拉伸强度及拉断伸长率不合格的情况,极有可能是企业为降低成本,在配方中降低了天然胶的使用量,或者使用了再生橡胶代替天然胶,也有可能是原料配比不合理,或者生产工艺控制不严,原料计量不准确等。

   选购提示》》》

   优选“Q弹”的热水袋

  热水袋的弹性好,说明热水袋的含胶量较高,选购时可用手触摸热水袋,以手感厚实者为佳,也可用手拉伸热水袋然后松手,能轻易恢复至原状的热水袋其弹性就越好。此外,还要留心灌水口部位与袋体橡胶的粘接牢固程度,可用手将粘接处外翻,粘接处应无裂缝、脱胶等现象。

   使用提醒》》》

   热水袋别灌太满

  使用热水袋充水时不能充得太满,不要超过其额定容量的三分之二,同时充水后要排出袋内的空气并检查塞子的密封性。充热水袋的水温也不宜太高,一般在80至90℃左右即可。使用前前最好观察一下热水袋是否有老化现象,如果有的话立即弃用,以免给使用者留下安全隐患。

部分不合格产品。 部分不合格产品。

  冬季电热毯引发的火灾并不少见,江苏省质监局今天公布的电热毯产品抽查结果显示,所有不合格产品中都出现了电源软线线径不合格的情况,一旦消费者使用了这种线径不达标电源线制成的电热毯,通电后由于电源线承受电流过大,导致升温过高过快,从而增加电线绝缘层被熔化,极有可能引发火灾。

   抽查结果》》》

   合格率达九成

  此次江苏质监部门共抽检了56批次电热毯,合格率为91.1%。存在的主要问题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以及输入功率和电流不合格。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此次抽检的不合格率虽然只有8.9%,但所有不合格产品都出现了电源软线线径不合格情况,并且所有不合格产品线径值均不到标准值的50%。此外,即使合格产品,线径值也只是刚刚达到标准规定值。

   电源软线偷工减料埋隐患

  负责此次检测的盐城市产品质检中心的质检专家介绍说,由成股的金属铜丝制成的电源软线,是电热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不法厂家为了节约成本,往往偷工减料减少铜丝数目。而电源线外部有绝缘包裹,普通消费者很难靠肉眼识别线径的粗细。一旦消费者使用了此种线径不达的标电源线制成的电热毯,通电后由于电源线承受电流过大,将可能导致升温过高、过快,从而增加电线绝缘层被熔化,甚至点燃引发火灾的风险。

   风险监测》》》

   温度不均舒适度低

  人体的各个部位对温度的需求并不相同,比如脚部需要的温度应该比背部需要的温度高,但如果用户在使用电热毯时设定的温度符合脚部需要的话,背部则会觉得烫了。从本次风险监测的结果来看,现在市场上的电热毯几乎都没有按人体不同部位控制温度的功能,导致电热毯工作时表面温度参差不齐,均匀性不好。

   选购指南》》》

   不要到小商品市场购买

  此次质监部门从市场上抽检的电热毯样品数量为40批次,其中在3家大型购物超市抽取的12批次样品全部合格,而在两家小商品市场抽取的8批次样品中,检出1批次不合格品,网购平台同样检出了不合格品。质监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购买电热毯时应优先选择到大型超市、商场购买,而不要选择小商品市场或者信誉度不高的网络卖家,虽然后者在价格上可能有优势,但往往质量上无法保证。

   使用提醒》》》

   儿童孕妇最好不要用

  消费者在购买电热毯时,可观察电热毯中电热丝的排布是否紧密,毛毯用料是否厚实。一般来说,布线越密、毛毯越厚,电热毯表面的温差越小,热均匀性越好,使用时的舒适性也越高。此外,夜间睡觉使用电热毯,最好不要整夜都开着,当温度达到最高温时,将其关闭或者调至低档位保温。这样能降低电热毯对使用者身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容易引起口舌干燥。儿童和孕妇尽量避免使用电热毯。

部分不合格产品。 部分不合格产品。 部分不合格产品。

  交汇点记者 薛玲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