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质监一份报告为何发酵成“毒水壶”事件?

28.03.2016  07:43

  新华报业网讯 “当心!用这种壶烧水喝会变傻、致癌。”这几天,一则关于市场上不少不锈钢电水壶系“高锰钢”材料制成,加热过程中会使“”析出,长期使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并建议市民在选用此类产品时认准“304不锈钢”的报道在网站、微信朋友圈中风传。

  “锰析出”为何会有不同的说法?使用由“高锰钢”制造的电水壶烧水究竟是否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扬子晚报记者昨天也进行了追踪采访。

  “毒水壶”变身路径图

  3月17日

  江苏省质监局报告公开。

  网友反应:无

  3月19日晚

  广东省某地一家电视台栏目中,一位博士生表示,用“高锰钢”制成的食品容器在加热时会造成“”溶出,并说长期超量摄入锰,会损伤人体。

  网友反应:开始“抓狂”。

  3月20日后

  无数微信公众号、网络媒体开始“频频发力”:带有“太可怕”“恐怖”“喝了这水变傻”“致癌”等词语的一系列文章开始充斥网络,“高锰钢”所制烧水壶也由此正式变身“毒水壶”。

  网友反应:开始“崩溃”。

  风波缘起

  江苏质监一份报告

  超五成电水壶锰含量约10%

  “马上停用这种水壶,后果很严重”“当心!用这种壶烧水喝会变傻、致癌”……前几天,微信朋友圈、网络中关于使用“高锰钢”制作的电水壶有碍健康的报道迅速蹿红。

  截至上周末,微信朋友圈有数十个不同版本的文章在阐述“毒水壶”的危害。记者通过查询发现,目前关于“毒水壶”的稿件,均源于今年3月17日由江苏省质监局发布的一份“2016年电水壶产品风险监测质量分析报告”。

  3月17日,江苏省质监局对外发布了2016年电水壶监督抽查结果,此次共对50批次电水壶进行了抽查,其中涉及不锈钢制品卫生安全指标,即铅、铬、镍、镉、砷析出量,按照GB 9684-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标准检验并判定,从检测结果来看,不锈钢制品卫生指标(铅、铬、镍、镉、砷析出量)均达到标准。

  在对这50批次电水壶进行监督抽查的同时,江苏质监部门还进行了质量风险监测,风险监测项目包括:沸水断电温度试验、抗盐雾腐蚀性能试验、不锈钢成分、锰析出量分析和塑料件老化后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迁移量、蒸发残渣(4%乙酸)和高锰酸钾消耗量试验,也就是在风险监测中发现,有55.6%的电水壶产品锰含量在10%左右,存在使用高锰钢的问题。

  但当记者向多位从事金属材料、冶金等方面研究的学者核实此说法时,几乎所有专业人士均表示“用不锈钢电水壶烧水,几乎不可能造成锰的析出”。

  记者追问

  1、烧水的壶为什么用4%乙酸测

  当“高锰钢水壶”刷屏朋友圈,引起不少消费者担忧的时候,网上也有文章进行“辟谣”,并指出江苏省质监局的检测方法很有问题,江苏省质监参照的是SN/T 2829-2011的标准《食品接触材料金属材料食品模拟物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检测,但这个标准里食品模拟物采用的是4%乙酸食品模拟液而不是日常用的水。明明是烧水的壶,为什么要用4%乙酸食品模拟液来检测?

  扬子晚报采访一位业内专家后获悉:在此次检测中,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加速锰析出的过程,就像检测某种产品的耐老化程度,检测人员不可能等到产品用坏了再检。GB 9684-2011和SN/T 2829-2011,都是引用执行GB/T 5009.81,其中规定的浸泡液都是4%乙酸,这是化学领域的标准做法。

  2、“高锰钢”到底有没有危害?

  其实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最为关注的就是,“高锰钢”到底有没有危害。在江苏省质监局此前的发布中就提及:高锰钢虽然外观上与304不锈钢相似,但抗腐蚀性能不及304,因为不锈钢中起抗腐蚀性能的元素主要为铬和镍,304不锈钢中铬含量为18%-20%、镍含量为8%-10%、锰含量小于2%。由于镍价远高于锰价,有的厂家为了节省成本,便用高锰钢替代304不锈钢,而且消费者通过肉眼根本无法进行区分。如果长期使用高锰钢比304不锈钢极易生锈,而且一旦表面腐蚀后,各种重金属溶出风险都会随之增加。

  虽然“高锰钢”被称为“毒钢”显得危言耸听,但质检专家仍建议消费者在日常选购电水壶时,优选304不锈钢。扬子晚报记者在查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标准后发现,其实标准中明确要求:在产品或最小销售包装上应标识“食品接触用”,以及不锈钢类型,但在此次监测的电水壶产品中,检测出304牌号不锈钢的有19批次,无牌号的高锰钢25批次,这不仅说明电水壶行业内使用高锰钢较为普遍,而且使用高锰钢的企业也“心知肚明”。

  专家释疑

  使用非“304不锈钢”水壶不必恐慌

  那么,“高锰钢”与“304不锈钢”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光强向记者介绍,不锈钢在生产过程中,因添加各类元素比例的不同而有着“系列”的区别,“高锰钢”与“304不锈钢”相比,是增加了“”的含量而减少了“”,这种不锈钢与“304”不锈钢相比,耐腐蚀性稍弱,外观光泽度也不如“304不锈钢”白亮,但因其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在不少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实在国外,刀、叉等不少餐具都是高锰钢制造的。”李光强告诉记者,根据掌握的文献资料显示,“高锰钢”不建议用于存在酸、碱等化学环境中,在日常的使用环境中可广泛应用于餐具、室内储水设备以及工程“非关键结构件”的制造中。“有条件的用‘304’当然更好,但也不是说‘高锰钢’就不能用,只要是正规厂家出产的产品,大可放心使用。

  对于这个问题,李强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喝一辈子高档矿泉水和自来水能有啥差别?第一价格差别,第二心理差别。

  根据专家的说法,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由“高锰钢”所制成的水壶烧开水并无明显风险隐患。

  “锰中毒”多通过呼吸系统所致

  河南省人民医院营养科营养医师文静告诉记者,锰,是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对人体的骨骼正常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食物和饮水中都含锰:饮用水含锰不足0.1毫克/升,谷物中锰含量为0.4~40毫克/公斤,蔬菜和水果中锰含量为0.2~10.4毫克/公斤。

  据文静介绍,锰的毒性远低于铅、砷、镉、镍等元素。对于成年人,锰的适宜摄入量为3.5mg/d,最高可耐受摄入量为10mg/d,长期超标摄入锰,确实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一定损害,主要表现为它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引起记忆力减退、嗜睡、精神萎靡不振、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临床上所见锰中毒的患者多是通过呼吸系统所致且多由职业原因造成,因饮食而造成锰中毒的病例十分鲜见。”文静介绍说,锰是一种高度不溶解元素,存在于食品容器材料中的锰并不会“从锅里跑到饭菜里”。 扬子晚报全媒体记者薛玲综合大河报等稿件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