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变成责任 扬州制度创新促优秀文化落地

30.11.2017  20:27

      秦腔大师齐爱云这几天一直待在扬州扬剧团。扬州扬剧团团长李政成说,力邀千里之外的齐爱云下扬州,是给团里几个马上要参加省里比赛的年轻演员“加点功夫”,一出《打神告庙》,七尺长的水袖功夫,是齐爱云压箱底的绝活。同样在一层楼上,扬剧名角葛瑞莲正在自己的“名师工作室”里教徒弟汪媛《百岁挂帅》唱段,一句“登高秋”,寥寥三个字教了一上午。“以前在戏校教大课,不会这么抠细节。但她已经是小有名气的演员,很小就得大奖,很多演唱习惯已经养成,改起来挺难。但既然她来了我这里,我得对得起我门上这块牌子!

        这两年,扬州市委宣传部为文化传承力推名师工作室建设,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各工作室已渐趋成熟。李政成、葛瑞莲这对扬剧伉俪便是其中两位。

        文化传承,从概念变成责任

        自称是名师工作室“店小二”的扬州市委宣传部干部处处长沈娟娟两年来一直操心着这个工程的架构。她介绍说,名师工作室工程是以“1+N”模式传承优秀地方文化。“1”指文化名师工作总室,任务是抓制度建设、方向引领,着重指导帮扶、总结提升。“N”是指根据学术、艺术、技术的分类,组建的文化名师工作室。首批25个名师工作室,选聘领域内具有较高权威、德艺双馨的名家担任领衔专家,配备1至3名指导专家,共同培育3至10名行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对有志于文化传承的爱好者传道授业。

        一着子活了一盘棋。名师们对工作室的热情,简直可以用“爆表”形容。

        葛瑞莲除了带徒弟,还开始操心扬剧整理工作,“我想把扬剧大师李开敏的唱腔艺术整理出来,否则老一代的精髓就会慢慢遗忘消失,成了传说,哪谈得上传承呢?

        “扬剧王子”李政成是中国戏剧奖项“大满贯”得主。去年,这位扬剧界的领军人物成立工作室后,5名扬剧新秀成为嫡传弟子。李政成以剧目教学的方式进行传承,通过设置AB主角的方式带新人:上半场由他演主角,下半场由徒弟们演主角。舞台上只有一束光,但李政成无私地将新人推向前台。

        抓住年轻人,就抓住了传承根本

        文化名师工作室推出以来,名师们感到的不仅是荣誉和肯定,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锁定了学校,与教育部门一起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许多学校都设立了剪纸班、木偶班、民歌班、扬剧班等等,地方文化传承有了载体。

        民歌名师工作室的戈弘和夏峰两位专家就在学校找到了一块很好的试验田。在邗江实验学校民歌社团,孩子们在名师指点下学唱民歌,两位名师还根据现代音乐的特点,创作出新扬州民歌。剪纸大师张秀芳、评话大师杨明坤在学校带徒也是风生水起。张秀芳还开始着手培养学校美术老师。

        “抓住了年轻人,就抓住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根本。”古琴工作室领衔专家马维衡的南风琴社早就把传承之路铺到了大学校园。

        工作室的成立增加了不同领域专家之间深入交流的机会,激发出“跨界”艺术的灵感。音乐工作室的夏峰在弹词曲调中融入流行元素,完成了弹词歌曲《月亮城》。此曲由弹词工作室的领衔专家牡丹奖得主包伟演唱,在今年的上海元宵晚会上惊艳四座,央视为《月亮城》免费制作MV,随后在民歌中国栏目播出,引发了一波扬州弹词热。《月亮城》还入围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入选省五个一工程奖。

        走进生活,非遗焕发生命力

        名师工作室让老艺人找到了文化自信。雕漆是扬派漆器的代表之一,与湘绣、景德镇瓷器齐名,被誉为“中国工艺美术三长”。“不见刀痕见画工”,一件作品的诞生,需要静得下心来的人经年累月地精雕细琢。在电脑雕刻等先进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这门古老的雕刻艺术后继乏人,要不要、能不能再传下去了,曾经是让扬州的漆器大师们苦恼的问题。如今,张来喜和杨忠宝两位大师各自领衔了一个漆器工作室,给出的答案很明确:这门代表了扬州工匠精神的古老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很好地传承下去!扬州漆器工作室的传承实践得到了国家部委的肯定,扬州漆器髹饰技艺创作人才培养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古琴名师刘扬最忧虑的事情是古琴这门最深邃悠远、最具文人情怀的艺术,在传承过程中会“传歪了”,学院派标准化的西式教学强调技术层面的东西,传统一些不可量化的要素面临被淡化和消减。刘扬名师工作室成立,意味着这位体制外琴师的传承方式得到了认可。

        雕版印刷是扬州的一项世界级非遗,但即使是扬州人,此前也不大了解这项文化含量极其厚重的非遗,很少知道陈义时这位国家级的传承人。而雕版印刷工作室所在的广陵古籍刻印社推出的一款记事本却让扬州人重新认识了雕版印刷的魅力。这本包含扬州元素和雕版元素的扬州城市记事本,在今年国庆假期卖脱销了。

        非遗文化项目,只有活下来,才能传下去。非遗要活化,要走进生活,才能焕发其生命力,对雕版印刷、漆器、玉器、剪纸,包括扬剧、木偶、清曲、弹词、评话等非遗名师工作室,促进其生活化、创意化,探索其与文创产业、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对工作室另一种意义上的传承要求。

        显现“四大效应”,捧回一串大奖

        据了解,首批25个文化名师工作室建设周期3年,建设期内,扬州市级财政对每个工作室每年提供4万元的经费。建立了制度、拨付了经费,工作成果怎么考核?

        “没有一堆令人望而生畏的考核表格,文化名师工作室的考核制度个性化、人性化,以结果为导向。根据‘一室一品’的要求,分类别,各有所侧重。只要出人才、出精品、出社会效益、出文化传承经验,考核都可以通过。”扬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广春说。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名师工作室体现了扬州的文化担当和文化自觉。”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龙说,扬州的文化名师工作室已经显现拓展、杠杆、鲢鱼和叠加“四大效应”。近两年来,出自各家名师工作室的“名师高徒”们,斩获了戏剧梅花奖、曲艺牡丹奖、舞蹈文华奖等国家级奖项。(汪滢)   

 

来源: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