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圆满闭幕

26.07.2016  14:39

  2014年,布里斯班峰会提出到2018年G20整体GDP额外增长2%。目前时间过半,这一目标如何实现?在刚刚落幕的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这一话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G20各成员国对于如何通过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增长达成了共识,大家自担压力、责任。”在7月24日下午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主席国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回答《经济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有国际组织分析认为,目前各成员国通过落实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的承诺,可以实现1%的额外增长目标,他表示各国也将努力实现余下1%的额外增长目标。

   达成多项促进改革增长共识

  “此次会议是G20杭州峰会前的最后一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国际金融架构等议题,核准了各议题下的主要成果,并发表了会议公报,为杭州峰会做好了财金成果准备。”楼继伟表示,以加强国际税收合作这一G20传统议题为例,今年取得了新进展,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在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行动计划方面取得实质进展,发布了BEPS行动计划并确定实施路线图,23个国家和地区参与。二是税收透明度方面进展迅速、成果显著,已有96个国家(地区)承诺在2017年或2018年底前实施自动情报交换,签署多边税收行政互助公约的国家范围进一步扩大,各项税收透明度审议和监督工作积极推进。三是密切税收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税收能力建设。四是推动税收政策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尽管近期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并未对国际金融市场造成大的冲击,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楼继伟表示,在这种形势下G20各国有必要加强合作,重申G20上海会议的共识,继续采取财政、货币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等所有政策工具,增强信心,促进增长。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动力源

  作为世界经济的“动力源”和“稳定锚”,中国经济的发展备受各方关注。

  在新闻发布会上,楼继伟针对中国债务风险问题表示,目前虽然一些企业债务率高、发生了违约现象,但是没有区域性、系统性的债务风险。“只有在债务出现系统性风险时,公共财政才不得不参与。但要清楚这是纳税人的钱,要评估这对纳税人造成多大的损失,不得轻言公共财政干预,但也不能说政府就不作为。”楼继伟进一步分析表示,“作为”就是通过宏观审慎的监管做好预防,比如对重要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发生风险、对国家经济发生灾难性影响的时候,公共财政不得不救,因此要做好防范工作。

  从中国经济上半年“成绩单”来看,仍然是稳中有进。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6.7%,各项主要指标符合预期。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就业保持基本稳定。楼继伟强调,中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动力源”和“稳定锚”。2015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30%,预计今年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增速处于合理区间,物价和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英国“脱欧”公投后,中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中国政府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也是解决过剩产能等结构性问题的必由之路。

   为深化结构性改革提供参考

  在此次会议之后,各方共同期待将于9月举办的G20杭州峰会。今年,G20已经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但展望未来,仍然任重道远。

  楼继伟指出,今年G20在结构性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初步建立了一个框架,为G20深化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政策参考以及衡量手段,并提高各方改革行动的协调性和有效性。据了解,这是在4月华盛顿会议确定的结构性改革九大优先领域基础上,制定的结构性改革指导原则,同时会议还通过了一套监测和评估结构性改革进展的指标体系。

  “近年来金融部门改革取得显著进展,全球金融体系稳健性得到有效提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强调,G20应继续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强劲和有韧性的金融体系。

  “今后,G20将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完善结构性改革框架,推动全球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楼继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