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的钱,这么花才更高效
“三天游客近3万人次,收入260万元,远超预期。”清明节过后,阮连根舒了一口气,开始盘算起“五一”小长假。身为华东百畅生态休闲园的董事长,阮连根用8年时间、投资2亿元,将1.3万亩废弃矿山变绿,在开业的前一年,却为3000万元发了愁。两笔财政资金的及时介入,解了难题,一笔是200万元财政扶持资金,一笔是300万元省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低息贷款,先后为他带来2000万元银行贷款。
与阮连根一样,从2013年9月至今,38户次的旅游企业共获得1.6亿元基金低息贷款,成本仅为一年期基准利率。该贷款又带动了40亿元社会资本,占项目所需投入的近四分之一。
4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盘活和统筹使用存量财政资金,我省两年前就以“资金改基金、无偿改有偿”的方式,探索提高财政资金效率。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就是一个尝试。
“无偿投入未必能带来预期效果。”省财政厅副厅长宋义武说,按照以往从下往上报项目、从上往下拨钱的方法,给谁?不给谁?给多少?都很难把握。有限的资金要想发挥出最大的管理效益,必须尊重市场,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省财政厅与省旅游局联合成立了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标准、组织申报。基金委托省信用再担保公司托管,由其子公司南京再保科技小贷公司发放贷款。
根据全省旅游业发展规划,该基金重点支持民营旅游项目。为保证资金使用效率,委员会要求小贷公司单笔贷款不能超过1000万元、每年90%的项目资金必须用掉……此外,钱要放得出去收得回来,如果收不回来,由小贷公司代偿。
从首期5000万元,增加至2014年的1.5亿元,到今年的3亿元,旅游产业发展基金规模逐年扩大,效果初显,所扶持的已建成并开业的项目中,2014年吸引游客总量、门票收入、营业收入等均同比增长20%以上。更值得注意的是,项目还提供了4500个就业岗位,直接或间接为8万个家庭增加了收入。按照规划,到2020年,基金规模将达到10亿元。
扶持发展旅游业,财政资金给出“三驾马车”:财政贴息、旅游产业发展基金和融资担保,实现有偿使用和无偿支持双轮驱动。目前,旅游担保业务已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