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一把手脱口秀让人大监督娱乐化
“脱口秀”之风轻拂官场?据报道,2月11日下午,四川德阳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第24次会议上,该市经信委、环保局、发改委等8部门“一把手”依次登台述职汇报,作了一场10分钟的“脱口秀”。而以“脱口秀”报告替代书面述职,是德阳市人大常委会对政府部门负责人工作的创新检阅考察。
对该市人大而言,组织这场脱口秀也算是另辟蹊径:精心组织设计5个环节,让政府机关一把手冒着忘词、卡壳风险,在正式会议上脱稿汇报,这能考察其对本职工作的熟悉程度,也能探出“官话”的温度。对公众来说,有自己的代表参与其中,与市人大常委会成员一起现场聆听,目睹城市管理者汇报打算、述职工作,也能拓宽监督渠道。
然而,这种颇为新颖的人大监督方式,能否如制度设计者预期的那样在现实中生效,还存有悬念。之前,就有网友在感受眼前一亮的同时,表达了对官员脱口秀娱乐化的顾虑。从本质上看,脱口秀毕竟只是种言语表达方式,成功与否既与演讲者施政思路、执行力度有关,更与演讲者的口才水平不可分割。从逻辑上推导,一个不合格的官员,同样可能向人们表演一场成功的脱口秀。而现实中,也不乏言语笨拙却政绩突出的好官员。
更令人担忧的是,“赶鸭子上架”的一把手们完全可以乾坤大挪移,把汇报工作思路和年度述职等“脱口秀”材料任务转嫁秘书,自己只用强行记忆。至于实际工作表现,则另当别论。
还有,“一把手”汇报的内容,仅以摘要形式在报纸、电台等媒体公开,影响也有限。如果能以网络、电视直播等形式出现,让全体市民一起旁听,那传导给一把手的压力,想必也会更大一些。
都说“听其言观其行”,讲究的就是言行合一。说到底,10分钟的“脱口秀”,终是官员“自述”。作为考核主体的人大,固然要看官员述职时的“面试”成绩,更要深入了解施政实际成效、民众认同度等等。这也需要人大方面将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结合起来,将执法检查、工作视察与工作汇报统筹并施,将调研、考察与述职加以结合,更好地发挥人大监督的效力。
实质上,人大监督工作目前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注重监督程序规范,而较少关注监督工作的实际效果上。在此情境下,它应更加注重将监督意见落实情况跟绩效考核的挂钩,也完善监督成果量化汇总制、监督成效公众测评制。光注重形式革新,或徒具观赏价值。
据了解,该市经验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在此前提下,要让其发挥作用,避免沦为花架子,关键就在于为“脱口秀”等创新之举注入更多的法治基因。
□雨晨(法律学者)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