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信厅调研车联网产业发展情况 “先导区”需标准先行
美丽的太湖畔,坐落着一片占地约200亩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基地。走进离基地不远的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控制中心,仿佛走进一间“作战室”,大屏幕上,各个测试路段清晰可见,视频监控岗、显示控制岗、地图管理岗等一应俱全,几名博士正在忙碌地记录数据。这里,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创建的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也是我国设立的首个车联网先导区。
8月1日-2日,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谢志成带领调研组奔赴无锡和苏州,专题调研车联网产业发展情况,推进先导区建设。
“先导区”需标准先行
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控制中心隶属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这个公安部直属的科研机构位于无锡,是车联网先导区建设的“先行者”。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调研组来到研究所时,所长王长君正在参加另一个会议。“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有很大关系。自动驾驶很多做不到的,车联网能够做到,但必须先要形成网。” 匆忙赶来的他最关心的,还是协同问题,他举例说,在无锡,让200多个路口、几十辆车能够“智慧”有序通行是不够的,要把政府、社会、企业、芯片商等所有相关资源都打通。
“这也正是我们做先导区的意义。建设先导区,首要的,就是制定标准。”谢志成回应说,这就要梳理清楚四个问题:车联网是什么?运营商、地方政府、相关企业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才符合要求?如何去执行,谁来落实?从而形成一个“总框架”。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到2020年,具备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将实现特定场景规模应用,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水平明显提升。
目前,我省车路协同的示范应用正在加快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启动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区,南京溧水在物流园区、科技园区、停车场等限定场景探索开展无人驾驶汽车商业化运营,常州市积极推进基于自动驾驶的城市智慧交通运营示范……公共测试道路、环境感知、决策规划、线控电气、自动驾驶测评、车联网无线通信等一系列地方、团体标准制定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踩准“风口”把握发展趋势
输入目的地推荐最便捷路径,红绿灯根据车流自动调控时间,汽车成为支付等智能生活终端,一切出行数据都将上“云”……未来,人、车、路、通信、服务将协同在一块,这就是车联网的应用场景。
2日上午,调研组来到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调查车企情况。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这几年,企业推出的车型“叫好不叫座”,今年初产量同比出现大幅下降。观致汽车副总裁兼常熟基地总经理韩必文表示,观致每辆车的毛利率从去年的“负10%”,恢复到现在的“正10%”,但依旧需要解决渠道的问题。
“品牌不强,产品竞争力还不够,企业管理还需加强。”调研组在考察了企业总装车间、听取相关员工的意见后给出建议, “一定要研究行业发展的趋势,一直‘跟跑’的话永远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必须要‘领跑’。”“既要打好品牌,也应把握住行业发展的‘风口’,比如,参与到车联网先导区的建设中,积极寻求合作空间。”
在省工信厅产业转型升级处处长卢载贵看来,观致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还应把握好三件事:在新老管理人员的交接中,一定不能忽视安全生产;在新能源汽车、车联网迅速发展的大潮中,需紧紧跟上潮流;在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
踩准新“风口”,截至去年底,全省从事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制造企业达110余家,实现产值超过165亿元。仅在常熟,就有丰田汽车研发中心、华东汽车、大陆汽车、五方智能车、重塑科技等重点企业开展车联网产业布局,在自动驾驶算法、环境感知融合、智能驾驶舱、人机交互等领域进行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
产业集聚培育发展新动能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综合性现代化汽车城”,常熟是国家火炬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已集聚了300余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形成以“两整车一中心”为龙头的千亿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常熟具有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突出优势,该如何抢占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战略的制高点,将常熟打造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与应用高地?”这是常熟市工信局局长朱晓峰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对此,调研组表示,需从“开展顶层设计引导产业发展、注重跨界融合和协同创新、实现重大技术攻关突破、以应用示范引领产业建设”等几个方面着力突破。“发展车联网、建设先导区,不仅要制定标准,还要让产业落地,形成产业集聚。”省工信厅副巡视员周毅彪说。
调研只是第一步,更多功夫在后头。调研组表示,将深入梳理此次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合理建议,查清问题症结,理清解决思路,推动国家级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的下一步发展,打造车联网产业生态,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付奇 颜颖)
来源: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