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太湖虾”减产个头变小
中国江苏网3月30日讯 2014年下半年以来,由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无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的太湖甲壳类资源调查显示,“太湖虾”进入本世纪以来已减产两成。据介绍,这是本世纪以来首次对太湖全湖经济虾类资源分布进行的系统调查。
“如今太湖里的虾是越来越难捕了,个头也没以前大了”,家住无锡渔港的渔民老夏说,“尤其是青虾,近10年来,在无锡水域已很难捕捞到,渔民不得不去苏州捕捞”。
刚出炉的太湖甲壳类资源调查也显示:“太湖虾”确实呈现减产趋势。由于无锡水域水生植被较苏州水域不足,青虾的分布密度和规格都不如苏州。 “2015年整个太湖虾类资源的产量为1500吨,与21世纪初相比减产近20%”,省太湖渔管办资源保护处沈处长结合调查作出如此判断。
据介绍,此次调查旨在了解太湖经济虾类资源分布现状及变化,为太湖资源管理提供翔实的理论依据,为可持续的利用经济虾类资源奠定基础。作为太湖 水域主要经济虾类,青虾(日本沼虾)和白虾(秀丽白虾)也是此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全程参与此次调查的专家徐东坡表示,调查涉及的水域主要 有竺山湖、梅梁湾、贡湖和宜兴外水域等。“位于常州水域的焦山和无锡水域的乌龟山附近资源量相对较高,沿岸青虾较多,敞水区白虾较多。”
为什么会这样?科研组对太湖的植被分布、浮游藻类、底栖和底泥状况调查等进行的调查揭开了谜底:无锡水域为太湖蓝藻暴发相对较为频繁的水域,水 质和植被相对其他水域较差。在水草较为密集的沿岸带,无论是青虾的规格、密度还是数量都要比敞水区的更高更多,而在水草不多的敞水区,白虾的各项指标则要 “优于”沿岸带。
渔业专家表示,为合理利用太湖虾类资源,应严控捕捞强度并增大渔网网眼直径, 使越冬后有足够的虾类成为繁殖群体,保证虾类资源维持在合理水 平。严禁电虾、毒虾和使用禁捕网具,在保护中合理持续地开发太湖虾类资源。同时,希望相关部门不要盲目打捞湖区水草,而是按照不同的生长周期进行科学处 理。
(晚报记者 袁晓岚/文)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