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报调查:女性创业梦 机遇与挑战并行
编者按
当前经济环境的发展为女性创业与发展注入勃勃生机,6月16日,全国妇联开展“创业创新巾帼行动”,动员广大妇女响应党中央号召,积极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进一步激发蕴藏在广大妇女中的创新精神、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同时着力提升妇女创业创新能力,发挥妇女创业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助推农村妇女依靠科技创业致富。此外,还将发挥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金融政策作用,支持妇女创业。目前,已有许多女性抓住机遇纷纷参与到创业队伍中来。
然而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许多女性在创业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创业女性,他们有的暂时转型,蓄势待发;有的克服困难,一往直前;有的转变思路,求新求变,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的创业历程,思考他们或失败或成功的原因。
近年来,各行各业女性加入到创业大军中来,女性创业故事也感染了每一个梦想创业的女性,但是创业之路不是坦途,女性创业有陷入困境的,也有取得成功的,下面我们来倾听几位女性创业故事。
困惑篇
高租金薄利润 梦想中途夭折
每天早晨一路小跑追赶公交车,目的地是郑州市某商场品牌服装专柜,从早上九点钟开始上班,到晚上十点钟下班,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不停地向顾客推荐服装,让顾客买下来。这就是李丽萍每天的工作。
今年已30出头的李丽萍是一名普通营业员。现在的工作让她感觉很轻松,“因为卖多了可以有提成,卖少了也有底薪做保证,冬天有暖气冻不着,夏天有空调也热不着。”李丽萍说,“我觉得这样的工作不错,生活顺当,很安逸,就是钱少了一点,每个月得紧着花,反正没压力,能过下去。”
而一年前,她还是火车站旁边批发市场里的一个小老板,主要经营儿童服装批发,市场面对县、乡、村。她的店铺有将近30平方米大,屋里屋外堆得满满当当;她手下的员工也有三四个人,每天上午特别忙,从各地来的商户抢着来她这里批发童装,几个人忙得中午饭都吃不上,一直到下午两三点,客户打包走人,他们才顾得上吃饭。
这个店铺李丽萍经营了有五年,每月也能挣不少钱,但是到年底一结算,她自己落不下几个钱,因为各种费用太多也太高,说不清的杂费、慢慢上涨的员工工资让她苦不堪言,特别是店铺租金,一年比一年高,简直让她难以承受,一年到头挣的钱也不少,最后都给别人了,她很无奈。
李丽萍的老家在豫东农村,当初高中毕业来城市打工,在商场卖过品牌服装,在小店铺卖过外贸服装,有一阵还去夜市摆地摊,卖些日常小物件和一些小工艺品,挣了一些零花钱,这对于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她来说,感觉是很开心的。几年的打工经历,让她见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慢慢地,她的腰包鼓起来了,她决定自己创业,也开个小店,当个小老板。于是,拿出自己挣的钱,再四处借一点,在服装批发市场租了个店铺,就这样干起来了。
让她没想到的是,看到别的老板一个个都挣钱了,她自己干起来也挣钱了,但到年底一算账却所剩无几。
像她这样,从农村来到城市,没有基础,没有后援,全靠自己打拼创业十分艰辛, 经过几个月的冷静思考和痛苦抉择,她决定不干了,店铺租金太贵,她不想挣扎下去了。
于是,她辞退了员工,也“辞退”了自己,同时也“辞退”了房东,她的创业小店,就这样散伙了。
好在她比较稳当,没有什么债务,不欠别人的,也没人欠她的,手头还有几个零花钱。她的小店关门以后,她在出租屋里休息了两个月,又来到商场,重新当一名营业员。
李丽萍兜兜转转又重新回到了刚来城市时打工的岗位,也就是回到了原点。
但是,她的感觉大不一样,她不再嫌工资少了,不再觉得管理严了,特别能够理解当老板的难处。
在这里,她只要干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什么心也不用操。她不用去五花八门的部门办各种手续,也不用应付找上门来的各种管理人员的种种刁难,更不用操心每个月的开支收支亏损状况,她只要穿着一身整洁的工装,客气礼貌地招呼好顾客就行了。所以,她感到非常的轻松。
但是,轻松是暂时的,她还要想法挣钱,买房子,提高生活品质等等,都需要钱,她一回到出租屋,就又不轻松了。
她重新来到商场工作已一年多了,但她创业的心并没有关上。
站在琳琅满目的商场里,看着纷纷扰扰的人群,李丽萍还在盘算着将来的打算:“这只是暂时的,如果再有合适的机会,我要再去创业,这是我的梦想。”
好政策难享受 发展步履维艰
王霞今年22岁,她的经历很简单:初中毕业,从农村来到城市,从给别人打工,到为自己打工,从无忧无虑到压力重重,她觉得追求幸福的生活太艰难了。
大概在2009年的秋天,她初中毕业就从河南南部的伏牛山下的一个小山村,来到省会郑州市,在老乡的帮助下,来到茶叶批发市场,在一家小店铺里打工卖茶。
每天的工作很轻松,一般下午客人比较多,来了就品茶挑茶,她主要是泡茶,把一般的茶叶泡出好味道,把好茶叶泡得满屋飘香,吸引顾客来买茶。
这是茶的魅力,也是卖茶人的能力,更是买茶人的品力。“所谓茶道,其中很深:茶形,茶味,茶色,茶香,包括泡茶人、泡茶桌等等,这一切融为一体,构成茶艺,其中很广。因此说,一个小茶铺生意好坏,是因人而异,因道而异,因艺而异。”王霞告诉记者。
她在这样的环境里干了四年,悟性也好,学的也快,慢慢地能够独当一面了,正好老板要去外地干别的生意,店转给她了,她东借西借,交上转让金,自己就算是老板了。
她就这样由茶铺员工变成茶铺老板,而困难也接踵而来。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周转,她了解到国家财政贴息妇女小额贷款这个项目,也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作为农家女的她,符合种种条件,她觉得有希望了。
于是,她到辖区内居委会等相关部门询问情况,也不知跑了多少路,说了多少话,最后的回答是贷不成。她不能享受国家财政贴息妇女小额贷款这个政策,因为她的户籍不在这,她只能回老家去问,结果老家的相关机构也办不成,因为她的创业项目不在老家,在外地,很自然也贷不成。
她很无奈。她对本报记者表示,她的创业挤在政策的夹缝之中,是个盲点,怎么样才能挤出来,能入围,贷得款。她希望媒体能呼吁一下,大家能不能关注这个盲点,让漂泊在外的打工妹,能够在实际创业中,享受到这个好政策。
王霞确实想创业,已经在创业,而且有潜力。周转资金,对于一个漂泊在外打工的农家女来说无疑是一个难点。“十万,就是十万,我就可以周转过来了。”她对本报记者说。
好员工留不住 忍痛转让店铺
刘红英今年35岁,她从饭店服务员干起,一直到自己开饭店当老板。这个过程,她用了十多年。也就是说,几乎奋斗了整个青春,付出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从饭店服务员到饭店老板,她实现了华丽转身。
其实,她觉得这个转身一点也不华丽,充满了苦涩。
来自河南东部农村的刘红英,中学时代的梦想是以后能成为一名作家或者是科学家,但是高考落榜让她失去了希望,在经过几个月的痛苦煎熬之后和千百万农家子弟一样,她选择了出门打工的道路。她来到郑州一家饭店上班了。
刚开始,她当洗碗工,一天下来,累得要死,饭都不想吃,晚上睡觉,盘子和碗在眼前乱飞。后来,老板又让她去择菜洗菜,几天下来,手泡得发白,手指头都是疼的,连端碗吃饭的力气也没了。
因为她工作认真勤奋,老板很看重她,她后来又从后厨做到服务员,再做到了收银员兼领班。饭店里里外外全让她接管,生意很不错,几年下来,她还和同在店里打工的小伙子结了婚,买了房,很快又买了车,日子越过越好,也算是成功人士了。
但是,她并不满足,她想开一家自己的饭店。
终于有一天,有了一个机会,在市郊有一家饭店要转让,她考察了两三个月,接了过来。
同样是在前台当收银员兼领班,但是身份已经是老板了,在刘红英的经营下生意非常好,半年就收回成本,一年挣了几十万。“就是很辛苦,很累人,一大早要买菜,一上午要洗菜,从中午到晚上客人走完,累得直不起腰,连数钱的力气也没有了。”刘红英笑着说。
手上有资金,有饭店管理经验,刘红英本以为创业会一直一帆风顺,但她没想到的是:缺人。“缺服务员,尤其是缺年轻的女服务员。”
想当年,她进城打工的时候,不太好找工作,要想进饭店打工,一般都得找熟人,才能进得去,现在情况大不一样:她得找熟人,来帮忙找服务员。
刘红英当了饭店老板,才注意到,现在的年轻人打工开始挑了,挑环境好的地方,挑有技术的行业,挑有人气的地方,挑交通便利的去处,什么都挑,像她这在城市郊区,一般年轻人不愿意来,仔细一问才知道,都嫌她这里下班以后没地方玩,没地方去,单纯打工没意思。
她招的服务员一般来这里干一两个月就走了,很多时候,刘红英又当老板又当服务员,端完盘子还得去收银,半夜里还得刷碗,最终她不得不忍痛把店转出去,不干了。
“我怎么也想不明白,现在的打工妹,和我那会,真的是不一样了。”员工因素是市场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而在市郊开饭店时,她恰恰忽略了这个细节。
怎么办,下一步怎么办?她想来想去,还是打算重新在市里面,找个项目做。
机遇篇
创新方法 引领家乡父老创业
在孟津县“十里香”草莓生态园大棚内,阵阵香味沁人心脾,饱满通红的草莓垂落在地膜上,黄蕊白花点缀其间。这里就是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草莓西施”“草莓皇后”的吕妙霞的草莓种植园。
吕妙霞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城关镇的一个农村妇女。1989年,她刚刚21岁,离开家乡外出打工。
辛苦的打工生活,使她下定决心不再当打工妹,她和其他人合作做起了水果生意。通过20多年的打拼,从摆地摊到连锁经营,他们的水果生意越做越大,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在过上好日子的同时,吕妙霞始终惦记着老家的乡亲们。“一个人富不算富,让更多人都致富,这才叫真本事。”吕妙霞说。
2008年春节,吕妙霞回孟津老家过年,看到村里不少中年妇女在家没事儿干,她萌生了在家乡种大棚水果,办一个水果种植园的想法。
主意已定,她开始在洛阳附近开展市场调查,发现高档水果很少,大部分都是从外地购进来的,尤其是草莓,无论是个头、品种,还是味道,都和优质水果相差甚远。春节刚过,吕妙霞把北京的生意交给爱人管理,自己跑到山东、安徽、浙江等地考察。
最终吕妙霞决定种植反季节大棚水果,在亲友帮助下买来一辆平板车,开始了创业历程。
吕妙霞遇到了来自家庭的阻力,年迈的母亲说:“好不容易有了点积攒,砸了锅怎么办?”可吕妙霞创业的念头一点也没动摇,她希望抓住这个机遇让家乡父老都能过上富裕的日子。
2009年春天,吕妙霞返乡承包150亩地,在当地妇联的帮助下,贷款200多万元,开始种植大棚草莓,以每年每亩1000斤小麦租用,优先使用村民务工。
吕妙霞用了三个月时间,平土地安水管,购钢管装棚膜,跑了四个省,往返数千里,一共建大棚67座。同时从山东购进草莓种苗开始育苗,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到基地,晚上十点钟才回家,眼看着小苗苗一天天长大,她心里乐滋滋的。
“种草莓很复杂,我们一般都是3月份育苗,8月份移栽,来年1月份上市,一直持续到来年5月底结束。”
“干农业最怕自然灾害。”吕妙霞说起前几年天气对草莓的损害时仍记忆犹新。
2009年11月,一场大雪使草莓大棚塌的塌歪的歪,当时她的心就像刀割一样。她牙一咬,带领工人自救,几天努力,一座座草莓大棚又立在寒风中。第二年9月,一场14级龙卷风大暴雨把她的新厂房全部刮飞,冲没了几十个大棚的草莓苗。她擦干泪水,从头再来。
2010年春节前,草莓上市了。草莓园里,人来人往,供不应求。两年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收益。
根据当地土质等情况,吕妙霞摸索出一套新的大棚草莓种植方法:采用蜜蜂授粉、牛奶灌溉,形成独特品牌。
2012年,公司投资600多万元建设了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孟津县“十里香”休闲农业观光园区,还成功举办了两届草莓节。
为了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吕妙霞成立了孟津县京孟种植专业合作社,并积极给乡亲们想办法:有资金的可以承包土地,自己建棚自己管理,没有资金的可以租园区的大棚,等有了效益再给钱。大家用同样的品牌,同样的种苗,同样的技术,统一包装,统一收购,统一销售。
白鹤乡鹤北村的残疾户王文灿家,两口子都是聋哑人,他们在吕妙霞的帮助下建了10个棚,现在他们家每年的收入都在30万以上。
吕妙霞还注册了农业技术培训学校,不定时地聘请省市的农业专家对她的员工和种植户进行培训,让他们多掌握一些技能和知识,也提高一些素质,为培养职业化新型农民打好基础。
公司已投资1800万元,承包土地1000余亩,建草莓大棚420余个,发展蔬菜大棚种植区、育苗基地和水果等6个种植区,带动12个草莓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10000余亩,解决当地1000多农民就业。带动周边农户户均收入在10万到30万左右。
现在,吕妙霞的高效农业种植基地不仅有草莓,还有吊香瓜、吊西瓜等10余个水果品种,拥有员工500多人。“合作社定出产品底价,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底价,社员可以自己销售;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底价,合作社会以底价收购负责销售。”吕妙霞说,这样就能保证合作社成员利益不受损失。
此外,吕妙霞还投资建设了集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区。园区包括农家乐餐厅、蔬菜瓜果展示区、休闲娱乐区、小动物园、开心农场等,可以让游客体验更多乐趣。
吕妙霞介绍,如今当地草莓种植面积超过3500亩, “十里香”“洋丰”等草莓品牌享誉省内外,目前主要培育有奶油草莓、巧克力草莓、冰淇淋草莓、蓝莓草莓和甜查理草莓5个品种,口感各异。
“我要打造休闲农业观光园,吸纳更多当地的劳动力,让更多乡亲致富。”对未来吕妙霞充满信心。
资金互助 大学生返乡创业结硕果
“不砍树、不烧炭、不污染水质、保持环境清洁,不靠剥夺周边自然资源,也能获得不错的收入。”近日,河南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的大学生村官姜佳佳这样对记者说。她前不久刚刚做成一单生意,她的郝堂返乡青年创业合作社为董家河黄龙寺九瀑水寨供应两千株荷花种,收入12000元。
郝堂返乡青年创业合作社是随着这几年的村庄建设而萌芽的。在郝堂村的建设中,平桥区的领导、郝堂村支“两委”从规划之初就用心挑选一批当地的人,希望他们在建设的过程中成长起来,把郝堂带向更好的未来。
2009年,平桥区开始了人才培养计划,他们注册了一个以孵化“资金互助社”为突破口,命名为“信阳乡村建设协作者中心”的民非组织。姜佳佳成为首批成员,开始了她与一些大学生村官不一样的成长经历。
随着“资金互助社”的成立与发展,村庄建设的积极成果显现,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关心村庄事务,走上了回归故土的道路。
周群是郝堂村外出务工中的普通一员。他家10口人,8口人在外打工,只留爷爷奶奶在家守田园。“在农村看不到希望”的他听说村庄的变化后,回来当上了文化协管员,但待遇有限,每个月工资500元,让这个年轻人始终无法踏实地工作。
同为年轻人的姜佳佳对此感同身受。这便促成了信阳乡村建设协作者中心的另一个重要行动。2011年他们将信阳乡村建设协作者中心从芯世界公益创新奖中获得10万元奖金拿出来,承包流转了郝堂村的150亩荷塘。从一名大学生村官、信阳乡村建设协作者中心的成员,再到郝堂青年创业合作社发起人之一兼负责人,姜佳佳与周群等几个有着共同想法的年轻人走到一起,正为郝堂未来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合作社之所以先试着承包经营村里的百亩荷塘,是想探索可能的盈利方式,为更多村民加入做出示范。”姜佳佳告诉记者。如今,通过把莲蓬出售给游客,部分莲子晒干销售,开发荷叶茶等方式,荷塘已经实现了良性经营。甚至,干莲蓬都有公司来打听收购,用于内装饰。
到2013年底,合作社成员已经包括了大学生村官2名、返乡青年6名,筹建村庄公益书吧一处、茶文化体验馆一处、有机荷塘200亩。这样的创业方式,让更多返乡人看到了发展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