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引人入胜 南京各少年宫变身“创新课堂”
投入1800万元,占地4800平方米,STEM创新体验中心、视觉艺术展示区里的VR体验……昨天,位于绿博园内的建邺区新少年宫正式启用,一流的硬件条件加上各类新颖的课程,吸引了众多孩子参与。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市共有1个市级青少年宫、9个区级少年宫,先进的设施、创新的课程加上灵活的服务方式,如今的少年宫,早已不再是人们儿时记忆中场地小、设施老、课程少的旧模样。
建邺区新少年宫的前身是绿博园主场馆南楼的青奥会主运行指挥中心,经过两年精心设计装修,改造成建筑面积达4800平方米的青少年校外文化艺术教育活动中心。走进其中,创意文化墙、青奥微博馆、STEM创新体验中心、视觉艺术展示区等空间让人眼前一亮。“我们就是想把最前沿的技术设备带到孩子们面前,带领他们了解科学,增强科学意识。”建邺区少年宫主任王菲说。
最吸引孩子们的是少年宫推出的各类创新型课程。在一个由孩子们搭建的迷你街区内,一辆公交车和面包车突然相撞,随后警车、救护车立即出动……一群学习“定格动画”的孩子们导演的这起“交通事故”,为的是拍摄一部关于交通安全方面的动画片。孩子们将整个过程逐格拍摄,然后连续放映,最终制作成一部动画。期间所有使用的场景,都由孩子们亲手制作或者用3D打印机打印。
“没想到现在的少年宫这么高大上。”现场参与活动的一位学生家长说,“我小时候也在少年宫上过课,那会儿就是传统的美术、舞蹈课程,还有一些小制作,场地小,设施也老旧,印象并不太好。所以我自己有了孩子以后,从没想过要送他到少年宫来。如今看来,是我想错了。”
在南京市,类似建邺区少年宫这样的区少年宫还有不少。去年建成的玄武区少年宫“做中学”儿童工作坊里,无人机、平衡机、物联网、电子画板、木工工具等设施设备应有尽有,不仅给孩子们提供科学探索平台,同时也为区内的科学老师们提供培训。这里开设的STEM课程,每次在网上一推出,就会被家长们迅速“秒杀”。
记者在现场看到,小到筷子、勺子,大到鲁班锁、板凳和更为复杂的组合台灯等,都是孩子们STEM课程的作品。少年宫主任徐燕说,STEM是目前最前沿的综合课程,将科学、工程、数学、技术融合在一起。这些课程有的是委托东南大学学习科学中心编写的,有的是少年宫老师自己开发设计的,能够培养孩子动手、思维、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孩子喜欢木工,抢了几次都没‘秒’到,只能下学期再试试了!”长江路小学学生家长沈女士昨天无不遗憾地告诉记者。
更加适应当代孩子需求的课程让少年宫魅力大增,但少年宫却并不满足于此。过去,少年宫习惯“坐等学生上门”,如今他们转变服务方式,主动“出击”。“今年我们增加了预约上门、送课到校的服务。学校不仅可以预约后带领学生到少年宫参加课程,我们也可以派老师到学校开课。”徐燕说。
位于山西路的市青少年宫已全部拆除,新的青少年宫要到2019年才能建成投用,可今年的“六一”,市青少年宫照样没闲着。他们以“流动少年宫”的形式,来到学校、街道、社区。在樱花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跟着传统手工艺人编织提篮、果盒,跟少年宫的老师们设计搭建创意模型,了解无人机的操作技术,还可以参与音乐答题王、象棋真人秀,在一次次竞技比拼中体会知识的趣味。市青少年宫工作人员朱伟告诉记者,“六一”期间,市青少年宫组织了10多场主题活动送到甘家巷小学、南京财大附小、小市街道、五塘社区、高家库社区……在新的青少年宫建成之前,“流动少年宫”将走进全市更多的学校、社区,尤其是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较多的地区,为孩子们送去特色课程和培训。
市教育局初教处副处长王磊告诉记者,为了满足孩子们对校外活动多样化的需求,从2013年开始,南京市实施了“区少年宫优秀公益活动和特色课程(项目)创新行动”,各区少年宫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公益活动和特色课程。例如,建邺区少年宫“魔方世界”项目、玄武区少年宫“定向越野”项目、溧水区少年宫“小小工艺师—乡土手工艺术”特色课程等。为了帮助少年宫提升品质,教育部门每年都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课程开发和硬件提升,少年宫如今已成为孩子们校外的重要活动场地和“另类课堂”。(钱红艳 许琴)
来源: 南京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