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诺奖得主齐聚药大烹饪"学术大餐"送上"生日贺礼"
11月16日,中国药科大学迎来建校八十华诞。当天下午,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rieh Watshel(亚利耶·瓦谢尔)、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aron Ciechanover(阿龙·切哈诺沃)和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Danny Shechtman(达尼埃尔·谢赫特曼)等三位重量级学术大咖“空降”中国药科大学。“诺奖时间”再度开启,三位诺奖得主精心烹饪“学术大餐”,为药大八十周年校庆献上了一份特别的“生日贺礼”。
瓦谢尔教授:我本可每天躺在沙滩上,但尚有未知等待我去探索
16日下午,瓦谢尔教授首先为药大师生带来了题为“如何在分子水平上模拟复杂的生物系统行为”的精彩演讲。
1940年出生于以色列的瓦谢尔教授从小成绩优异,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现任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他致力于复杂化学系统的多尺度模型的研究,在2013年凭借此项研究,与美国科学家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40多年来,瓦谢尔教授一直在其前瞻性理念的指导下,运用他超群的能力推动计算化学领域的发展——将计算机模拟方法改造成为一种研究生物系统的预测性工具。“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都已经76岁了还在南加州大学负责研究课题组,并且我已经获得了诺贝尔奖。”瓦谢尔教授微笑着说,“我本可以退休的,每天躺在沙滩上——我就住在洛杉矶。但是,我依然每天去上班,带着一个由研究生和博士后组成的研究小组,这些人和我一样,都沉迷于通过计算机模拟来探索生物变化过程。我没有停止工作是因为我知道还有很多未知等待我去探索。”
切哈诺沃教授:人虽不能永生,但可以活得更好
随后,切哈诺沃教授作为当天第二位诺奖大师登场,带来了题为“个性化医疗的革命:我们将治愈所有的疾病以及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的演讲,向大家描述了药物发展的三次革命,以及个性化医疗面临的困惑。
他谈道,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寿命得到大幅延长。与此同时,人类也付出了新的代价——新疾病不断出现。这意味着,人类在医药上必须抢先发力。这与中国药科大学“培育药界精英、研发普惠良药、贡献幸福生活”的使命息息相关。切哈诺沃教授的演讲让作为未来国家药学栋梁的药大学子们受益匪浅,赢得了阵阵掌声。
作为第一位获得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以色列人,2004年切哈诺沃与以色列科学家阿夫拉姆·赫什科、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一种蛋白质降解的重要机理),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成果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突破性地发现了人类细胞如何控制某种蛋白质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人类细胞对无用蛋白质的“废物处理”过程。这项研究在DNA修复和控制、治疗人类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被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称为“突破性成果”。
“现代医学变得愈加复杂、更加先进,我们应该尽可能地让医疗个性化,根据我们的DNA来设计医疗方案。这样做,人虽不能永生,但可以活得更好。”切哈诺沃教授说。此外,他还认为,科研是有趣的,同时也是艰苦的。面对困难,是爱和热情让他坚持下来,“科学不仅是我的爱人,更是我的血液。”
谢赫特曼教授:敢于质疑,方得成功
压轴出场的是谢赫特曼教授,他为药大师生带来了题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内部创业精神”的演讲。谢赫特曼教授认为,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能让国家富有活力,而创业精神的培养可从教育入手,最佳培养对象可为受过良好训练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他们有望成为技术创业的先驱。围绕着创业这个主题,谢赫特曼结合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实际情况,分析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前景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谢赫特曼1941年出生于以色列。身为理论物理学家的他,在 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了具有准晶体结构的合金,在晶体学研究领域和相关学术界引起了很大震动。目前,准晶体的相关研究成果已被应用到材料学、生物学等多种领域。
但谢赫特曼教授的科研生涯并非一帆风顺。1982年,41岁的谢赫特曼正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他发现的“准晶体”原子结构打破了传统晶体内原子结构必须具有重复性这一黄金法则,在科学界引起轩然大波。来自主流科学界、权威人物的质疑和嘲笑不断向他涌来。
“我被赶出了自己所在的研究团队,同事们说我的研究让他们蒙羞。”谢赫特曼教授回忆说,“对此,我并不在意,我深信自己是对的,他们是错的。” 而他锲而不舍的努力最终使科学家们开始重新考虑他们对于物质本质的认识。被主流科学界放逐多年之后,谢赫特曼教授终于“沉冤得雪”,获得了科学界最大的拥抱和认可。
诺贝尔化学奖评选委员会高度评价了谢赫特曼教授研究的原创性,同时,也对全世界科学家们发出了警告:“即使最伟大的科学家也会陷于传统藩篱的桎梏中,保持开放的头脑、敢于质疑现有认知是科学家最重要的品质。”(姜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