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婚姻,我们在害怕什么?|青年说
文/从容
(作者从容,苏州市大四学生;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几年,年轻人当中不婚主义者似乎越来越多了。说到婚姻,我们在害怕什么?
穿着蓝白校服扎马尾、啃冰棍的时候我们相信爱能到三生三世,二十出头的时候觉得稳稳当当走完这辈子就不错了,奔三十的时候就开始说,能爱一天算一天吧,谁知道是不是转身第二天就分手了。见的人多了,就更喜欢吸猫撸狗了。文章看多了,就丢了少女心。
其实并不是对爱没有期待,只是我们是害怕了。
我们怕,好不容易用这么多年的时间叫嚣着的独立和自我,却要因为不太确定的人放弃自己的界限,我们害怕的是进入婚姻状态后的两个人不再能坚守自己的领地,而要被对方拿爱的名义来指责。我们害怕过分亲密不分彼此,也怕相敬如宾形同陌路。
仔细想想,觉得让人恐慌的原因不过在两个方面,婚姻,无谓是两个人和两个家庭。
国家以《宪法》的形式规定了男女平等的基本权利,这使得女性有了独立的前提条件——经济独立,经济独立的直接结果就是话语权的获得,女性由此在婚姻中不再是从属关系,而是渐渐走向了合作。法律上用财产的共同享有来确定双方的合作,让双方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这看来婚姻关系简单粗暴,就是大家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大家一起合伙过日子。 那最大的问题在哪儿呢?大部分的冲突在于社会发展到了“合作关系”的状态却依然有人迷恋“从属关系”。 也就有我们常常吐槽的希望妻子对自己言听计从、举案齐眉的“直男癌”,对于要求独立的现代女性来说这样的婚姻伴侣是无法接受的,她们需要更多的尊重和彼此的平等。另外,也有一些经济地位、社会地位都不差的女性依然渴望依赖伴侣,希望丈夫能解决一切问题,也同样是对伴侣关系认知的后退。当男性的经济收入不如女性,很多女性就。觉得有了天然的借口去指责男人。但是,追求平等本来就需要让渡一些权利,比如女性要分担家庭的重担。
这两种半吊子的婚姻观念引发的恐婚心理,导致部分年轻人成为不婚主义者。 此外,还有一种便是极致的浪漫主义。
王尔德说,很多人一辈子都遇不到梦想的真爱,只会因为害怕孤独地死去而选择随便找个人相互饲养。但我不想把我无限广阔、肆意快哉的日子交给一个随便的人啊,不想将就,如果梦想的真爱要等一辈子的话,那我就不结婚了吧。朋友这么多,世界这么好玩,没有必要用一段让人喘不过气的关系来约束自己,毕竟婚姻不仅仅意味着物质的共享,还有精神的互动。这样的我们怕的是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可预见性的乏味。我们知道现实的锋利,仍然期盼田园牧歌式的美好,害怕错过那段廊桥。所以,婚姻?拒绝。
更让人心有余悸的是难烦的婆婆妈妈们。结婚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事情。张爱玲在《金锁记》中描写的那个趴在儿子门前偷听的妈妈大概是我对这个概念的第一次恐慌。婚姻关系带来的亲密不仅仅带来了夫妻间的恐惧,更是让这种恐惧扩大到了双方的家庭中。 中国式家庭中自我的概念被扩大成了家庭式的自我,小我必须融入进去,牺牲掉一些舒适区没有问题,但如果放弃自我,真是让人害怕。 当然,如果能较好地分割出原家庭和新家庭的界限倒也没什么,但是界限往往会因为第三代的出现而崩析。闫云翔教授曾说,中国人对亲密关系的理解,恰恰是对个体便捷的相互侵犯,以达到两个人“不分彼此”的状态;西方那种为自己而活的理想在中国文化中很难获得充分的道德合理性。第三代的出现会给予一些家庭共同目标,同时也可能会使得矛盾升级。
相亲角里明码标价的大爷大妈们让人倒吸一口冷气,假如妈妈们仍然渴望原生家庭的权威延续到新家庭的话,矛盾冲突是难免的。中国的社会结构让我们必然选择和家庭保持亲密的联系,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投入,所以对于家庭的回报也是理所当然。但结婚后夫妻双方是以对方为媒介,来与对方家庭相处的,本质上配偶是唯一纽带。
于千万人之中,在千万年时间的荒野里对你说“哦,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概率太小,但是迁就、相持的温暖一生大有人在。漫漫人生,一个人吃饭到底是孤独的,还是找个人相互喂养吧,仍然相信真爱的美好,不要轻易放弃。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