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果树专家"澄清误传:没说红籽中空就是激素草莓
交汇点记者搜索发现,全国数千家食品、营养、学校、教育及家长论坛都予以转载,理由正如文中所说,“如果激素草莓让孩子吃到,那危害得多大呀?”
仅凭肉眼和嗅闻就能辨识激素草莓?记者将信将疑搜索这位“温州专家”,发现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三农服务中心主任也叫王法格。是他吗?记者今天拨通电话,巧了,接听者正是副研究员王法格本人。
您研究草莓?记者开门见山问。“我研究果树。”王法格答。最近怎么谈起激素草莓辨识方法了?“哦,事情是这样的――”
他回忆道,去年,温州一家电视台科学讲堂栏目讲他做科普讲座。现场互动时,有市民提问如何识别激素草莓?“尽管我不研究草莓,但根据平时观察和资料,做了一些科普提醒,如发现表面种子太红、果肉中空、闻着不香的草莓,建议慎买,防止是激素草莓。之后,没有媒体采访我,不知咋的,网上铺天盖地都是我辨别激素草莓的‘三招’。”
温州有激素草莓?“没有!起码我没见过种草莓打激素即膨大剂的,但不能保证一户没有,所以才作了三点提示。”
提示是否经过验证?“没有。我们搞农技服务,从没做过草莓与膨大剂方面的研究实验。现场问答,准备也不充分,哪能提出什么辨识标准?”他坦承。
“请交汇点帮我澄清,我没说红籽、中空、不香就一定是激素草莓,只是说有这方面的可能或者嫌疑。媒体可能将我的意见绝对化了,或者归纳得不准确,对此我不负责任。应该找草莓专家权威解答。”他建议。
北京农学院张运涛研究员,是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理事长。今天,记者在电话中刚说明采访意图,他就愤然道:“这条微信我看了,不知什么人在乱说?所谓三条标准,没有科学依据。”
他说,我国草莓质量安全有保障,什么“雾霾说”“激素说”都不成立。民间说的膨大剂,其实是国际通行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至于哪些水果用、何时用、用多少等国家都有严格标准,起码草莓种植不用。“所谓三条标准完全是外行话。江浙是草莓种植大省,当地专家都懂,用不着我批驳。”
江苏30多万亩草莓是否有用膨大剂的?上述三条辨别标准为什么不靠谱?在南京溧水的江苏省农科院草莓种植基地,交汇点记者见到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副理事长、省农科院赵密珍研究员后,急切地问。
“先说怎么不靠谱吧。”她指着大棚中的草莓说,“我们从没用过膨大剂之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但由于品种、气温、管理等原因,同一大棚中的同一品种,果肉有空有不空。再就是品种差异,如有的草莓闻着不香吃着香,或者闻着香吃着不香,不一而足。种子颜色也是如此,有红色、黄色,还有红黄相间的。这些都是选种、生长中的正常现象,怎么成‘激素草莓’检验标准?”
她以今年为例,头茬草莓由于受低温、湿度大等气候影响,大棚边缘地带的中空果和畸形果有所增加,这同打不打膨大剂毫无关系。“在我省,没听说种草莓打膨大剂的,所以,也没做这方面的实验。听说浙江省农科院曾经做过,不妨问问他们。”
下午,记者辗转联系到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副所长蒋桂华。他告诉记者,“首次听说温州那位‘果树专家’名字,肯定不是干这行的。如‘越心’是浙江草莓主打品种之一,鲜甜多汁,但中间就有空心,难道也打了激素?”
前年底,受浙江省农业厅委托,他们团队按照国家标准,对草莓幼果施用膨大剂,进行小样本试验。结果显示:果实有所增大,但口感变差,硬度变软,不易保鲜、储藏和运输。“既然得不偿失,果农怎会滥用膨大剂,做赔本生意?”
记者发现,去年1月,浙江省农业厅公布的草莓质量安全专项检测结果,也印证了蒋桂华团队的判断——通过对浙江10个主产区100批次草莓样品的检测,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60种指标全部合格。
“我上过打膨大剂的当。”南京溧水傅家边草莓种植大户赵上高向记者现身说法:“2008年,我种草莓不久,街上农资店老板推荐我使用膨大剂,可害惨我了。那时还是小果型品种,打后果实是变大一点,但捏在手上软绵绵的,隔一夜全打蔫了,只能亏本卖。我敢说,现在谁种草莓还打膨大剂,要么是新户不懂,要么是被推销膨大剂的人忽悠了。”
正说着,几位棚采者围拢过来,打开微信问赵上高种的草莓“空不空心”?老赵苦笑着对记者说,“同样问题每天不知重复回答多少遍。真想立块牌子,写上‘傅家边草莓不打膨大剂,空心很正常’。”
“这几年,草莓上市说有‘膨大剂草莓’,西瓜上市说有‘膨大剂西瓜’,为何谣传不止?源自社会上对膨大剂存在恐惧。”蒋桂华和赵密珍都希望广大消费者增强“吃”的科学知识,别人为制造恐慌,造成市场混乱。哪怕上网搜搜都应知道:即使食用膨大剂草莓,对身体也无危害——这可是农业部公开权威回应。
交汇点记者 林培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