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将至来听南京话说猴 太冷了叫做冻得"猴猴的"
龙虎网讯 猴年到了,“老南京”日前也发了一些与猴有关的南京往事。其实南京话中与猴有关的也有不少,其中一些如今已经不再使用了,年纪轻一点的娃儿听了后都不知道其中含义。
“猴子”也能指猪肉
在丰富多彩的南京方言俗语中,“猴”的南京话不胜枚举,吃、穿、玩乐都有涉及。
先说南京话的“猴”,它不仅指动物猴子,还有悬吊、吸引、攀挂、下蹲等意思。例如说某娃儿“‘猴’在树上”,就是讲其攀爬、悬挂在树上;说某人“‘猴’在台阶上”,意思就是状如猴样地蹲在台阶上。又如,讲某人穿的衣服短了,南京人会来一句“他这衣裳‘猴’在身上”,这“猴”意就作“短”讲。而“猴猴的”,南京话往往用来形容人的瑟缩状,如讲某人“冻得‘猴猴的’”,就表示其因寒冷穿得单薄而被冻得蜷缩一团甚或发生颤抖。
南京土话的“猴子”,不单有动物本身含义,老城南话里尚有“猪肉”之意:笔者幼时曾听父母说过:“上南门外回来,顺便在膺福街肉店称二斤‘猴子’”,果不其然,母亲带回家的就是猪肉两斤。
南京人还习惯把皮肉上患有的“疣”说成“猴子”,这大概是“瘊”“猴”音同所致吧!
还有一个老的南京方言叫做“猴子头”,此词昔日也常挂嘴边,意指“破旧短棉袄”(俗称:棉炖dun 子);旧时,穷人做不起长棉袄(即,棉袍子),于是身上只能顶件“猴子头”以聊御风寒;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南京冬日一度风行穿着“带有‘猴形’帽的棉大衣”,这种状似猴样的衣裳,南京人就叫它“棉猴”。
再如,往年讲得很溜的南京土语“猴儿巴子”,该词意指“没有、缺失、休想、不同意、差得远”等含义,譬如,向某个南京人索要钱物,意见不一发生了争执,对吵中很可能说上一句“猴儿巴子”,这话的意思就是拒绝,不同意还钱!
钱挣得“猴多猴多”的
猴子是一种行动灵活机敏的动物,南京话中若讲到某人“一脸猴气”,常表示其在神气、机灵之外,还带些贬义性的滑头成分; 与之类似,老南京人还习惯把顽皮娃儿(孩童)称作“皮猴(子)”,表面听起来似是嗔怪之意,其实是爱怜称呼。
南京话的“猴”字还作“很、颇、非常”等解释,如用于祝福语中,讲人长得“猴美猴美”的、钱挣得“猴多猴多”的、运气“猴顺猴顺”的、睡觉“猴香猴香”的。
和猴子有关的俗语也有不少,“猴子屁股——满脸通红”这是一句老南京人的歇后语,戏谑醉酒红脸汉;猴子屁股坐不住,比喻多动症顽童没有安静的时候;“不成猴子耳朵”是不成样子的意思;“毛猴子”是老南京人对水獭的俗称。
“掷猴子”就是“掷骰子”
南京话中的“猴”,还常常和各种玩乐在一起。
掷猴子 旧昔过年节,南京人有“掷猴子”玩乐的习俗。所谓“掷猴子”,即“掷骰子”的谐音。
猴子爬旗杆 旧时,夫子庙泮宫是个大游乐场,各色玩耍一应俱全,其中要数玩把戏中的“猴子爬旗杆”节目最吸引娃儿们,常被围观得水泄不通,只见被耍的猴子攀在旗杆上跳跃、翻跟斗……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叫好声连绵不绝!
“猴”马车 此词不仅是典型的南京土话,更是昔日南京马路上的一道特色风景,意指皮猴(娃儿)们悬吊、攀爬在马车后架上的状态。
老早,南京市区的交通非常吸引顽童。娃儿们将此当作游乐工具,偷偷地“猴”在车后驶行很长一段路程。不过,若被车把式发觉了,那这娃儿屁股上就有“挨一鞭子”的可能。
叠“纸猴子”从记事起,折叠“纸猴子”就是笔者童年时代玩不厌的手工活,特别在下雨天,更是乐此不疲。把纸裁成方块,经过不断折叠,一只只尖头尖脑的“纸猴子”便立于桌上,接着又叠成大大小小的无篷纸船,“纸猴子”站在纸船上,漂浮在院子水面不断游动,有趣极了。
戴“猴纸脸”以前过年的时候,夫子庙灯市上各色玩具琳琅满目,其中有多种面具,我最喜爱戴“猴脸”纸面具,这种彩色纸质猴面具多系人工绘制,上面挖有一对眼孔,两侧装有圆形松紧带,挂在耳朵上,戴在脸上,然后手上再拿一根金纸包的“金箍棒”,耍弄起来非常有趣,常常玩得不亦乐乎!
黄肖耆 黄浩 杨传何
七家湾“猴花灯”惹祸
七家湾锅贴在南京家喻户晓,但七家湾名字的来源你知道吗?记者了解到,七家湾的传说版本众多,有一个就与猴子有关。
《南京地名大全》里,对七家湾地名来源的解释有两种说法,第二种说法出自清末南京著名学者陈作霖的《运渎桥道小志》,称朱元璋微行至此,看到这里的人家张挂花灯,画“不缠足妇女怀抱西瓜”,以讽刺马皇后,朱元璋大怒,命令屠杀巷子内的居民,只留下七家,因此民间称之为“七家湾”。
在南京民间还因此演绎出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某年元宵灯会,朱元璋出宫微服私访,来到七家湾,看到家家悬挂花灯,其中一家的花灯非常特别,上面画着一只大马猴,这是只母猴,脚特别大,怀中不抱小猴子,却抱着一只大西瓜。朱元璋觉得有趣,回宫后和别人说起这只花灯。一个臣子对他说:“皇上啊,这个花灯大不敬啊,在讽刺皇后娘娘?”“何以见得?”朱元璋忙问。
这个大臣解释道,大脚马猴,还是一只母的,是在影射马娘娘脚大。母猴怀中抱着西瓜,“怀西”就是“淮西”的意思,是在暗指马娘娘的籍贯,连起来就是,“淮西马娘娘脚大!”朱元璋听了龙颜大怒,命人前去杀光这条巷子的人家,最后只留下了七家。 于峰
来源: 金陵晚报 编辑: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