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 刻不容缓
诚信是传统文化也是时代道德。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这其中的“信”,即为“诚信”,要求人们“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党的十八大明确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层面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诚信,其要义就是“真诚待人不说谎、真实无欺不作假、践行承诺不食言”。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除了引用《论语》中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外,还进一步指出:“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可以说,诚信既是立身之本、齐家之法,也是兴业之基、为政之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转型,传统的“熟人社会”正在被“陌生人社会”所取代,个人的交往半径在无限扩大,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半径”并未同步增长。毋庸讳言,我们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诚信危机,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慈善注水等现象屡有发生,不仅失信事件高发,而且失信的主体更加多元,失信的手段更加多样,失信的后果更加严重。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背景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政府监管效能的应有之义。“市有信则立,市无信则废”。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如果诚信缺失,假冒伪劣商品满天飞,坑蒙拐骗处处横行,必然会破坏市场环境和经济秩序。建设诚信体系,就是要为市场经济打牢信用的基石,从而规范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形成“童叟无欺、一诺千金”的商业环境。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之策。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能够有效抑制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逃骗税等违法违规行为,淘汰那些只能依靠失信行为攫取不当利益的市场主体,杜绝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倒逼市场主体走上诚信经营、科学发展之路。
在依法治国的新坐标下,推进司法公信建设,是树立司法权威、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法治建设与诚信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法治是诚信的“压舱石”,没有法治的规范和制裁,失信行为难以杜绝。诚信是法治的“晴雨表”,一个充斥着欺诈与陷阱的社会,法治只会变成空洞的口号。“上不信,则无以使下;法不信,则无以令行”。司法公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司法诚信则是司法公正的根本要求。如果司法没有诚信,就会失去权威,人民群众对公权力最起码的信任就会丧失。
在社会转型的新格局下,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毒奶粉、地沟油等一系列突破诚信底线的事件,严重削弱了市民最基本的生活安全感,不仅影响商务诚信,而且损害政府公信,最终侵蚀整个社会诚信,流毒深远!试想一下,如果在一个城市里,尔虞我诈、人人自危,何来社会和谐,何来幸福都市?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快诚信体系建设,通过信用手段创新社会治理,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都市的先导性工作。
历史和实践都一再证明,诚信如果缺失,不仅会使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倒退,也会深刻影响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正处在改革攻坚期和发展转型期的南京来说,加快建设诚信体系,筑牢“诚信南京”的基础,尤为关键、刻不容缓。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的社会诚信体系,充分发挥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的作用,真正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让诚信的干部得到重用、失信的干部受到惩戒,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从而改善城市信用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
(转载自2014年12月04日《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