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出版文火升温
近年来,诗歌出版逐渐走出沉寂,诗集也慢慢地走进大众的视野。在这其中,既有那些已经经典化的诗人作品,也有当下诗人的新作结集。此外,跟诗歌有关的朗诵会之类的活动越来越多了。
相比上世纪80年代的诗歌繁荣,如今的诗歌热再度回归显得更为可贵,因为人们最终发现还有一种心灵的寄托。
当然,在如今“互联网+”时代,能否将诗歌出版与网络、新技术结合,也影响着这股诗歌出版热能否持久……请看《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的调查采访。
□记者 范燕莹
“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
诗歌是世界文化史上独特而美好的表现形式和文学遗产。当下,“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诗歌是一束光”等新媒体诗歌阅读平台,对于诗歌的普及和大众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媒体平台的诗歌阅读,因倡导一种摈弃浮躁和麻木、回归柔软与真挚的诗意生活方式,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当下的读诗热对于诗歌出版是否有所带动?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出版界人士。
“沉默”多年的文化坚守
与“为你读诗”“读首诗再睡觉”等新媒体平台同名的诗歌图书相继推出,引起不小轰动。诗人北岛亲自甄别、挑选57位不同国别的诗人,101首不同风格的新诗,选编诗集《给孩子的诗》,成为不少家长的信赖之选。辛波斯卡《万物静默如谜》《我曾这样寂寞生活》市场大卖。出版社争相购买“脑瘫诗人”余秀华的诗歌作品版权,而她的《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甫一上市,也很快供不应求……这是否意味着沉寂的诗歌出版市场开始回暖?对此,很多受访者认为,诗歌一直较为沉寂,近几年的诗歌出版相对活跃些,但也并非真正的繁荣。近两年,比较有代表性的诗歌系列作品集中出版,如重庆大学出版社推出了“新陆诗丛”,作家出版社推出了“标准诗丛”,长江文艺出版社推出了“中国新诗百年大典”“中国21世纪诗丛”,中国青年出版社推出了“中国好诗”诗丛。
今年6月,广西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大雅诗丛”第一辑,共收录国内外重要诗歌作品9种,可谓国内诗歌出版的一件盛事。“大雅”取自《诗经》,“古代训雅为正,谓诗歌为正声”。广西人民出版社推出“大雅诗丛”,意在向国人持续、系统地展示诗歌之美。
广西人民出版社社长卢培钊介绍说,从2013年年初开始,广西人民社就有了出版系列诗歌图书的意向。他说:“那时候我们想法很简单,就是现在国内外优秀的诗人、好的诗歌太多,然而,国内始终没有形成与之相匹配的诗歌出版格局,这当然是巨大的遗憾。”
卢培钊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诗歌出版物一向都曲高和寡,市场低迷;另一方面是出版社转企改制以后,经济是第一压力,诗歌显然不是出版选题的重点。“但我想,出版社终究还是文化企业,作为我们出版人来讲,最终还是一个文化人,对于好的作者,好的作品,在内心深处我们还是存在着一份敬意和敬畏。当时策划编辑告诉我,‘大雅诗丛’来自国内外一流的作者,而且可以找到国内一流的译者翻译国外诗歌,我想这个事就靠谱了。”
出版圈刮起“美学”旋风
诗歌确实较为沉寂,但诗歌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读者;而中国新诗在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后,已经逐渐走向成熟,有大量写出了优秀诗歌作品的诗人;相较于小说、散文,诗歌取得的成就毫不逊色。基于以上的判断,2012年7月,长江文艺出版社专门成立了诗歌出版中心。“一是力图对新诗百年的成果进行整理,二是为了展现当下诗歌的创作面貌。”谈及诗歌出版的工作重点,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如此表示。
2013年3月,长江文艺出版社诗歌出版中心推出了三十卷的《中国新诗百年大典》,由洪子诚、程光炜担任主编,并邀请了30位优秀的诗歌批评家担任分卷主编。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规模的诗歌选本,基本囊括了新诗百年以来的优秀诗歌。该书出版之后,取得了较好的反响,获得了2013年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
另一套“中国21世纪诗丛”,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出了15册。收录了雷平阳、余笑忠、柳宗宣、莫非、树才、黄斌、宇向、俞心樵、沈苇等当代最优秀诗人的作品。
另外,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沈苇诗选》获得2014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宽阔》(张执浩著)获得2013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个人史》(大解著)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
相对于大部头诗歌丛书的系统性出版,以“小而美”著称的上海浦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推出浦睿文化诗歌策划品牌,对于诗歌的策划出版,看似零散,但实则在近一两年推出的每本诗集都有不俗的销量。其中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的诗集《万物静默如谜》销售超过10万册,成为中国近20年来最畅销的诗集之一。
继辛波斯卡《万物静默如谜》《我曾这样寂寞生活》后,今年5月,浦睿文化又策划了美国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的诗集《唯有孤独恒常如新》。
“你为我写墓志铭时一定要说,这儿躺着全世界最孤独的人。”伊丽莎白·毕肖普在给同是诗人的挚友罗伯特·洛威尔去信时,曾这样写道。这句话被印在浦睿文化策划出版的新书《唯有孤独恒常如新》的扉页上,作为对作者的概括。据统计,该书上市两周豆瓣“想读”用户已近3000人次,“最孤独的人”似乎未受冷遇。
从《万物静默如谜》到《我曾这样寂寞生活》再到《唯有孤独恒常如新》,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几本畅销诗集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书名都很美,非常有诗意。浦睿文化副总编辑余西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介绍诗歌策划出版经验:首先,诗歌的书名选取很重要,例如,谁谁谁诗选,这样的书名明显不够讨巧;然后是封面,要求很简单,就是比较讨都市女性读者喜欢,因为“现在买书的可能女性比男性更多”。余西策划的出发点是“希望让诗读起来更轻松一点”。“很多人在读诗歌时,第一反应就是‘我读不懂’,所以无论是封面、书名,甚至是编排的方式都要让他觉得,这是可以读懂的书。”余西说。
另外,他认为,诗歌的复兴,与当下的阅读趣味也有关系。尤其是这两年,喜欢碎片化阅读的人越来越多。读者不再读那种很长的文章或者很长的小说。
新媒体助力有声诗歌出版
让诗读起来更轻松一点,还不止于像浦睿文化推出的《万物静默如谜》《我曾这样寂寞生活》《唯有孤独恒常如新》的畅销诗歌。“为你读诗”“诗歌是一束光”“读首诗再睡觉”等新媒体平台对于诗歌的传播,被评论人士称之为“诗歌进入微信阅读的黄金时代”。据报道,今年突然火起来的诗人余秀华,也是因为其作品在《诗刊》微信平台推出后一下子引起了轰动,出版社也争相出版其诗集。
新媒体平台的诗歌阅读还带动了有声诗歌的出版。今年世界诗歌日,首部有声诗歌图书《为你读诗》问世,这部有声图书包括诗歌朗诵光盘、诗文选集和诗歌随笔。读者可以在阅读完诗篇后,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收听,也可以通过音响设备播放高品质CD。此外,浦睿文化策划的《读首诗再睡觉》,除了书中收录古今中外各阶段诗歌名作101首外,每首诗还搭配了荐诗人的精彩推荐,并配上了二维码。读者通过手机扫描后即可收听语音版的诗歌朗读。
那究竟当下的诗歌阅读热对于诗歌出版是否有所带动?广西人民出版社“大雅诗丛”系列策划编辑吴小龙说:从诗歌本身的形式而言,新媒体的这种有声平台对于大众读诗确实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对于诗歌出版而言,没有太大影响。而真正对于诗歌出版的推动,还要从长远来看,要长期来培养。因为诗歌的趣味培养,是一个工程,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能够读诗、懂诗,真正对诗着迷,读者需要一个全方位的提升。
长江文艺出版社诗歌出版中心编辑谈骁则表示:“这些新媒体诗歌平台的受欢迎表明诗歌还是有相当的市场需求,这也给出版社通过新媒体的尝试来推广诗歌提供了一些新思路。”
正是受到新媒体诗歌平台对于诗歌传播的灵感,长江文艺出版社正在策划“诗歌音像馆”的公益项目,由诗人读诗、介绍诗歌写作背景。与“为你读诗”邀请明星读诗不同,“诗歌音像馆”突出诗人在场,也就是诗人朗诵自己的作品。另外,视频化也是“诗歌音像馆”的一大亮点,由诗人自己解读自己的作品,这样比文字版的作品解说更加有利于读者对诗人及其作品的理解。谈骁介绍说,长江文艺出版社诗歌出版中心“一诗一世界”微信公众号也在创建筹备过程中,“诗歌音像馆”的内容将在“一诗一世界”中推广,后续的“诗歌音像馆”的相关内容也将结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