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警惕“红顶中介”让简政放权落空
14日国务院党组会议,针对消除行政审批“灰色地带”和整治“红顶中介”,再次发声强调。即便如此,一些拥有特殊利益关系的“红顶中介”机构只是悄然换“马甲”,改“面子”不改“里子”,从政府手中接过认证、审查、评估、收费等审批权限,蚕食简政放权改革红利。
“红顶”是沉浮商海、旱涝保收的免死金牌。一旦得到公权宠幸,被指定为“xx部门唯一指定中介商”,那么该公司立马脱颖而出。凭的无非还是这个“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的红顶垄断。接下来自然是,坐地起价,完全把持议价权。所恃无非还是背后有公权撑腰,哪怕对外挂着“市场中介”的牌子。这样的“红顶中介”简直是市场化中的邪祟妖魔,也是简政放权改革大势下的暗潮逆流。“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这是坊间对于“红顶中介”的形象刻画。
比如建筑施工领域,虽然明面上的行政审批比以往减少,但是却并未取消,只是由政府转为“市场”,而这个市场却是公职部门钦定的中介市场。以简单的施工图审图费用为例,“红顶中介”开价就比市场价足足高出三四倍。
很难想象,如果上面的政策,在下面施行中都遭到如此消解异化,实际不但没降低反而大大推升了市场运营成本,那这种美其名曰的“简政放权”除了变成某些利益团体的变相敛财工具外,于国于民又到底有何意义呢?
除了企业遭遇审批“中介”的绑架外,还有影响个人生活的实际案例,如驾考体检要到指定医院,还有一些其他的如办理某项公共服务,却被强制捆绑推销某指定银行信用卡——虽然你在任何公开文件中都找不到类似“不开户不办理”的规定。
为何明明打着市场的招牌,看似完全独立第三方的市场主体,却能有如此牛气的霸王条款,而且完全无视市场规则,欺行霸市般的一家独大?深究一下,顺着其手中各种“承包中介”式审批权逆推回去,都会发现原来在前面张牙舞爪蹦得再凶,背后都有根无形的绳儿牵着它。绳子另一头,端坐着的正是在十几年前就一直被三令五申要求简政放权,规范中介的各个手握杀伐决断审批大权的行政权力部门。
红顶中介背后的审批垄断,也如出租车的份子钱一样,不是免费的,而是不菲的。除了公职部门直接间接自办的所谓市场中介外,其余竞价而来的红顶商们,每年不朝贡,下年红顶能否保住,都还两说。这个意义上,“红顶中介”也不过是这个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极其失衡的“受害者”。
“红顶中介”不是关键,权力能随意按心情染红谁的顶子,这种监督不力下的任意度,才是整治红顶中介的最关键一环。否则,打掉一窝、端掉几处,都不足以彻底铲除红顶染色机制。 □李晓亮(四川成都)
原标题:评论:警惕“红顶中介”让简政放权落空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