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有信息对称才有彩票公信力
真正的公信力只能建立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人们只有看到彩票业是如何正常运行的,彩票业所聚之财用在何处,大奖是如何科学产生的,大奖得主是如何有效验证的,才能相信彩票业是值得信任的,相信之前对“彩票黑幕”的种种猜测只是误解。
近段时间,山西彩民独中5.2亿元福利彩票大奖的消息备受关注。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累计销量已分别达到1万多亿元和7354亿元,筹集公益金量分别达到3100多亿元和2119亿元。根据规定,彩票公益金专项用于社会福利、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但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巨额的彩票公益金去向却扑朔迷离。
彩票本来只是一个概率,能不能中,跟运气有关,更与概率有关。能中自然值得欢欣鼓舞,不能中也不必垂头丧气,中与不中,都是客观存在的概率。奇怪的是,在两种情绪之间,国人对于彩票业还有第三种看法和态度——认为那些中奖的,一定有见不得人的内幕;而自己不能中奖,不仅仅是运气不好,真实的原因是自己成为牺牲品。对彩票业的习惯性质疑,成为一些人的一个基本判断习惯,无论是谁中奖,无论中奖信息是否露出蛛丝马迹,不少人总要质疑:为何每当彩票奖池累积到几亿元,就有一个人好像知道会中奖似的,单注数十倍上百倍投注掏空奖池,然后蒙着面领奖?为何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公开中奖者的信息?
有人把这种心态归结为抱怨和发泄。的确,彩票之所以畅销不衰,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以小博大的预期。一旦这种预期无情破裂,而别人却在自己眼前上演了一夜暴富的传奇,自己的懊丧与失望,难免会引发抱怨,难免需要发泄。人们如果相信彩票只是运气和概率,运气和概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那么,即便人们在未能中奖时倍感失落,他们对中奖者也只会充满羡慕和嫉妒,而不会怀有怨恨和仇视,他们对彩票业也只是想“再战一场”,而不是彻底否定。彩票业被习惯性质疑的原因,就在于公信力的缺失,有人中奖特别是中大奖,在其他人看来可能就是一个黑幕。
在一个信息开放的时代,最好的宣传和引导就是信息对称,真正的公信力只能建立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只有实现了信息对称,人们看到彩票业是如何正常运行的,彩票业所聚之财用在何处,大奖是如何科学产生的,大奖得主是如何有效验证的,人们才能相信,彩票业是值得信任的,人们才会认识到,之前对“彩票黑幕”的种种猜测只是误解。
彩票业要实现信息对称,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信息的充分公开,包括开奖信息的公开,这关系到人们对彩票业的直观印象。尽管现有法律法规以保护隐私权为由保护了大奖得主的信息,但当公众的质疑达到一个临界点,就应当以制度化的途径,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大奖的产生过程和大奖得主进行查验。这种信息公开还包括彩票公益金流向与使用情况的公开,且须以具体详尽的信息和清晰的表述,接受公众监督和相关部门的审查。
其次是观点的充分表达。有时光有信息公开还不够,还需要话语权的对称。比如,关于彩票业15%发行费的规定,当彩票业的总盘子已经达到万亿级别时,发行费的总额已经达到惊人的450亿,如此巨额的发行成本是否必须,是否使用恰当,就越来越成为一个大问题。随着彩票业的愈加繁荣,发行费也将水涨船高,但对彩票发行部门来说,人力成本并没有显著增加,发售渠道反而更加科技化,成本应该降低才对。所以,必须对15%发行费的合理性进行讨论,并对发行费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界定。
彩票只是概率,或者可以理解为运气。要想让人们冷静而客观地对待彩票业,必须保证关于彩票业的信息是对称的,人们能充分知晓应当知晓的信息,能对察觉到的问题行使表达权和监督权。在信息对称的基础上,潜在的问题与现实的风险才可能被发现、处理、解决,彩票业才能真正建立自身的公信力。本报特约评论员
原标题:评论:有信息对称才有彩票公信力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