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论坛•首届家园共育现代化论坛举办

21.06.2016  10:05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代表上台领奖。 郑晓娣 摄

  中新网南京6月20日电(张凯 郑晓娣)11-12日,海峡论坛•首届家园共育现代化主题论坛在厦门成功举办。全国家庭教育网络指导中心副主任刘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学前社会教育专委会主任、西南大学教授刘云艳,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刘晶波,台湾大学慈幼义光社讲师师卢奕璁,台北家庭教育志愿服务团长石康平,香港儿童社工、博士伍建新等来自两岸三地的教育专家为与会者开设了多场以儿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专题讲座。

  本次主题论坛由中国关工委公益文化中心、台湾省教育会、台湾创价学会等单位主办,全国家校( 园) 社区共育先进经验推广指导办公室承办,《动漫界·幼教365》杂志社和今日教育集团协办。论坛由中国关工委办公室主任陈江旗和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社会教育专委会主任刘云艳共同主持。

  刘强主任在《互联网+家园共育》的报告中指出,当前的儿童家庭教育面临诸多困境,普遍存在无方向,无办法,无工具,导致乱养、寄养、胡养现象突出。家长的过度溺爱,过分保护,过激培养,过全帮助,忽略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幸福的人,反映出当前家庭教育普遍缺乏科学手段和有效方法。

  谈到实现家园共育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方法问题,刘强充分肯定了《动漫界·幼教365》杂志创设的“家庭日”“祖孙日”“爸爸日”等家庭教育方案设计,这对进一步发挥祖辈对下一代的教育功能,消除“隐形爸爸”等家庭教育的短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刘强表示,家园共育是园所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园长须高度重视并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掌握促进家园共育工作发展的优秀载体和工具,并不断加强专业培训,从而达到家园共育现代化和科学化的目标。

  虞永平理事长在《家园共育的核心理念和现实关切》的讲座中指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应协调一致。共育之“”,不在时间,不在空间,我们追求的家园共育,不是让家长到幼儿园里来,共育之“”在于精神,在于双方有合作和协同的意识,这才是家园共育工作的本质。

  本次论坛,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前社会教育专委会主任,西南大学教授刘云艳为与会者作了《幼儿园教师的家园沟通胜任力及其培育》的讲座,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刘晶波作了《家园共育课程化研究》的精彩报告,香港儿童社工、博士伍建新作了《以爱对待每一个孩子》的演讲,台北家庭教育志愿服务团长石康平以及台北力豆文创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昆谅到会并作了主题发言。来自于大陆的幼儿园园长代表邓玉琼和来自于台湾的幼儿园园长代表杨倩在论坛作了交流发言。最后,论坛还为“家园共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幼儿园代表进行了颁奖和授牌,以此表彰并推动家园共育工作在基层进一步发展。

  来自两岸三地的教育专家和基层幼教工作者代表共150多人参加了此次盛会。与会的江苏镇江的殷园长表示,此次高规格的主题论坛为工作于基层一线的园长、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和学习机会,两岸教育专家的专业指导和优秀园长的实践经验为他们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对今后实际工作有着很强的借鉴作用,此行可谓是收获满满。(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