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最美”时, 别忘了反思“最丑”
没想到,两年前的一篇报道近日重新发酵。7月28日,这篇报道《最美乡村教师候选人郜艳敏:被拐女成为山村女教师》被网友翻出,引发巨大争议。1994年,18岁的河南打工妹郜艳敏被人贩子拐卖到河北曲阳下岸村,几经挣扎、逃跑、自杀,但最终还是留在当地。1999年,她开始在下岸村教学点当代课老师。她的故事被披露后,媒体蜂拥而至,但郜艳敏被告知不能谈及过去被拐经历,而且,她与媒体的接触也受限。之后,郜艳敏被评为“2006年度感动河北十大人物”,其经历还被拍成了电影。这部以郜艳敏为原型的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2009年)被网友翻出后,引起质疑。
30日,记者从河北曲阳县委宣传部知情人处得知,郜艳敏出示了一份签名信,称“现在想平静的生活,希望家人不受到伤害”。该人士转述,“郜老师称,自此后,她平静的生活被打扰了,心理压力很大。这些都是网友旧事重提,炒起来的,并非自己本意。家人得知此事后,有些生气,让她很担心。”信由郜艳敏口述,大女儿代笔,底部是郜艳敏的亲笔签名。可以确定的是,郜艳敏现在依然在下岸村教书,这里有一个辉岭小学的教学点,依然是“临时代课教师”的身份。
29日晚,郜艳敏家突然来了几个公安局的人。郜艳敏称,她的公公本来身体就不好,还有点老年痴呆,经过询问被吓坏了,躺在床上起不来。她说,公安局现在该去追究人贩子,而不是她家人。郜艳敏担心这会影响到明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儿。“孩子都这么大了,再翻过去的事情没有意义。”她说。
(据30日南都网、环球时报网等)
热门评论 >>>
郜艳敏案所面临的两难困境
因为时间的演化,郜艳敏一事已经变得无比棘手。作为被拐者的郜艳敏,早已是“买主”的妻子,他们有了共同的孩子,安处于稳定的家庭结构与情感纽带之中。从之前的不甘、抵抗,到如今的淡然、接受。郜艳敏处境和心境,确乎发生了极大转变。那么,又有谁能说清,怎样一种未来,才是对郜艳敏最好的结果?公众所期待实现的“正义”,却很可能会给郜艳敏造成又一次的伤害。而这,俨然构成一个两难困境。
针对此事,公安部打拐办主任表示,“人贩子必须严惩,买主也必须追究刑事责任。已部署当地警方调查”。这一番表态,既合乎法律表述,也契合民间呼吁,当然值得力挺。然而,事情的复杂性在于,郜艳敏与作为“买主”的丈夫,业已具备了一定的感情基础,且有了相当一部分共同利益。倘若此时追究后者的刑责,很可能在客观上让前者的生活更糟。
当然了,上述种种纠结,更多只是情感或功利层面的盘算,不足以左右案件的最终走向。众所周知,拐卖妇女乃是刑事犯罪,属于公诉案件的范畴,这意味着受害者的个人意愿,很多时候并不是决定性的……透过此案,我们实则最应意识到的是拐卖犯罪的特殊性之所在:倘若无法在短时间内,将被拐女性解救出来,便会造成种种不可逆的后果。长时间的共同生活,以及由此衍生的“后果”,极可能模糊掉施害者与受害者本来清晰的界定。
郜艳敏的曲折人生,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怎样才是对被拐女性的最好救赎?就此而言,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及时将之解救。但,对于那些延续太久、已产生“既成事实”的拐卖事件,又该如何对待呢?目前,显然还没有成熟的应对方案。而大致可以预见的是,恰是由于缺乏完善、系统化且有针对性的救助体系兜底,我们便很难对拐卖案中的“施害者”充分追责。 金羊网
对郜艳敏的救助才刚刚开始
被人贩子拐卖的河南少女郜艳敏命运多舛。20多年后,她的种种遭遇重新被媒体叙述,仍然激起公众的深深同情。
涂抹在整个事件上的道德温情已经散去,坚硬的法律问题裸露出来。整个事件涉及的所有人都必须服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最高原则。
拐卖少女郜艳敏的人贩子应该绳之以法,凌辱少女郜艳敏的犯罪嫌疑人应该绳之以法,花2700元买下少女郜艳敏的应该绳之以法,阻止她逃跑的那些人应该绳之以法,当地那些知情不报的党政官员应该受到党纪政纪处分……这样的名单可以开出一长串。在法治原则之下,这些人一个都不能逃脱处罚。如能这样,正义必将得到伸张,社会人心大快。
但于郜艳敏本人而言,还是留下了让人不安的未来。
迟来的正义,显然会冲击已经固化的工作与生活。经过20余年的抗争与妥协,郜艳敏的工作与生活已经被迫处在某个相对安定的坐标之上,如果法治没有降临,那么她将平静地在这个小山村过完余生。但是当法治降临,包括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与当地基层政府的关系,以及利益、情感等等,都将被冲击,必须重新调适。这对一个身心饱受摧残的中年女性来说,何其艰难!处置不当,悲剧还会在这个不幸的女人身上继续。
转型中国的各种社会热点层出不穷,一个热点被另一个热点覆盖的时间很短。媒体也好,社会舆论也好,会很快淡忘某个热点的当事人,郜艳敏也很难逃脱这种被公众忽视的结果。此外,“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曾经是个让革命者难以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同样可以运用到对郜艳敏个人命运的思考上。
因此,事件既然纳入法治轨道,政府、民间组织和个人,都应该扮演好各自角色。做好长期救助准备,法治降临,不过表示救助才刚刚开始。一哄而上,一哄而散,一时关怀备至,一时孤苦无助,只能给郜艳敏带来更大的伤害。 澎湃新闻网
微博热议 >>>
@人民日报:也许再多的荣誉,也抚慰不了郜艳敏的伤痕。她的超常付出,理应获得褒奖;她所受到的伤害,更需要用法律来偿还。在讴歌最美的同时,别忽略了“最丑”,比如当地对拐卖现象的不作为。
@网为:该报道对被拐经历和农村教育条件“轻描淡写”,而只是一个劲儿地歌颂她的伟大。
@那一年的长安飞花漫天zy:本来就不应该赞扬“最美”,看不到丑呀?没有最基本的三观么?
@风清云淡的思念:不要去打扰人家平静的生活。
@Jessicaand大宝子:其实买媳妇的村子,说到底还是贫穷和落后导致的!所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发展经济和教育,提高老百姓素质和当地经济水平!
@好人好事518:对拐卖妇女的人贩子应绳之以法,从重从严处罚!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