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历史,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油画《南京审判》
国家公祭原创微视频大赛获奖作品发布、颁奖暨上线展播仪式在南京新华报业传媒广场举行。图为大赛发布仪式现场。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尤晓源金 琎余 萍摄
国家公祭原创微视频大赛获奖作品发布、颁奖暨上线展播仪式在南京新华报业传媒广场举行。图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路洪才接受交汇点小记者采访。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尤晓源金 琎余 萍摄
40余天,264部视频作品参赛,21部作品脱颖而出。这些作品从各个侧面反映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激励人们为维护世界和平而不懈奋斗。它们在回望历史、穿越家国风云的同时,激励今天的人们,更好地展望未来、振奋前行。
“创作,是对亡灵的真诚祭奠”
为记录下南京审判的历史性时刻,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张玉彪,花了一年半的时间,精心雕琢了长8米、宽3.3米的巨幅油画《南京审判》。这打动了陈捷,她和同伴拿起摄像机,从南京炎热的六月,跟拍张教授3个月。三个月,拍摄大量素材,最后凝结成了这部只有10分钟的纪录片。
“这是南京艺术家和他的使命、他的良心”,陈捷说,作为南京画家,张玉彪履行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用自己的创作展现了南京审判这一神圣的历史时刻,“祭奠了我们同胞的亡灵。”
而今年刚读大三的唐嘉毅,和陈捷一样,将镜头对准了记录南京大屠杀相关历史的人。他的师姐李丹丹,一年多前,一个人,跑到被高楼大厦遮蔽的利济巷慰安所旧址,拍了一组《慰安所的人体》照片。照片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一年后的2015年,唐嘉毅和杨少彤找到李丹丹,要追述李丹丹创作的整个过程。他们参赛的纪录片《与苦难灵魂的对话——一个摄影师眼中的慰安所》,得了一等奖。
12月1日,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正式开馆。唐嘉毅说,他们马上就去这座亚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旧址,补拍镜头,记录下这个珍贵的历史时刻。正如李丹丹所言,“过去意味封存,记忆却可以停留。创作,是对那段历史最真诚的祭奠。”
“记录,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这个微视频,我们必须做,这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 10月14日,南京市档案馆研究员夏蓓下定决心要拍视频,这部名为《档案里的南京大屠杀记忆》打动了评委会,捧走了一等奖。
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南京大屠杀从中国记忆上升到世界性记忆,成为全球共识的世界遗产。夏蓓觉得,和平的胜利应该让全世界人都知晓,有关南京大屠杀事件的档案的传承、保护、利用,也是为了警醒世界不能再让类似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暴行重演。
“1500字,10分钟的演说词,我足足酝酿了一个星期,这是纪录片的魂,每一个字、每一个镜头都要具有历史的分量。”除了演说词以外,照片和视频也是精挑细选,每一张都是经过反复甄选。
夏蓓告诉记者,在“申遗”成功的那段视频中,本来放了一张联合国大厦的画面,但后来觉得不够有现场感,又找了不少图片,最后确定下申遗评委会现场的图片。“大屠杀申遗遭遇了不少日本右翼势力的反对,我们不能图一时快意,注重每个镜头传递的语言色彩和对历史的责任感”。
加拿大安省二战史实维护会副会长王海澄先生给组委会发来了两部参赛视频,他说,本次原创微视频大赛非常及时、必要,他们组织海外华人参加,就是要让国人也充分了解旅居海外的同胞不忘祖国、不忘家乡、不忘历史、维护史实、珍爱和平之崇高情结!
“铭记,并不意味着仇恨”
为了制作《愿孩子的噩梦不再重现》,江苏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研究生胡涛一口气看完了几乎所有跟南京大屠杀相关的电影和纪录片。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胡涛和同伴们在“紫荆花女孩”面前驻足,灵感油然而至。“在那一长排让人压抑的大屠杀写实雕像的最后,是这么一个眼神纯真的小女孩,战争,杀戮与她那么的格格不入。我们想借女孩的视角,既传递伤痛的记忆,又包含对美好的一种期冀。”
为了拍好片子,片中的小演员连续5个小时都在奔跑,但这么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孩,她演不出恐惧的表情。胡涛后来想,这么一个幸福的女孩子,怎么会知道恐惧是什么呢?胡涛说,拍这个纪录片,“我们民族的这段伤痛记忆,会刻在每个人灵魂之上的。不是为了让她学会恐惧,而是让人类不再恐惧。”
一个嫁给了南京人的日本女孩,有着幸福的生活,却在公祭日前后有了微妙的变化,女孩感受到了看不见的隔阂。不愿意让她碰触的祭祀品,不愿意带她一起去的公墓……当她在电视里看到南京大屠杀片段后,她带着双胞胎女儿,带一束菊花,来到公墓,和家人一起祭奠亡灵。这是剧情片《南京一家人》的故事,宽恕、原谅、温情融在了一起。
创作者杜小曼说,在南京读书时,杜小曼每年都会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这段历史,必将融入每个年轻人的生活,但记住,并不意味着仇恨。人和人之间的温情更是永恒的。”
本报记者朱秀霞杨频萍
原标题:
编辑: 邓晓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