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纸判决都体现公平正义
“法治中国的江苏足印”特别报道③
9月17日,随着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时永才敲下法槌,宜兴两对失独老人赢回双方家族血脉延续的唯一载体——4枚冷冻胚胎。一审驳回,二审却实现惊天大逆转,这起全国首例冷冻胚胎案以其兼具法理与人情的终审判决,赢得公众的广泛赞誉,被称之为“中国好判决”。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是法治建设追求的目标。在我省,看似抽象的公平正义正通过一桩桩具体的司法判决逐步得到彰显。而每一起公正判决的背后,体现的是司法结果的公正,依靠的是严格司法、阳光司法和不断推进的司法改革。
严格司法,标注法治为民高度
1.6亿元!9月10日,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6家非法排污企业开出天价民事赔偿。
这本是一起普通的非法倾倒危险废物的案件。案发半年前,泰兴6家化工企业将废酸委托给没有危废处理资质的皮包公司,后者用改装过的船舶,将两万多吨废酸偷偷倒入河中。今年8月,14人因犯环境污染罪获刑2至5年。检察机关没有满足于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一个月后,泰州中院经过公开审理,对6家企业追加了1.6亿元的高额索赔。
判决一出,引发全国轰动。业界评价,此案力破“立案难、取证难、鉴定难、胜诉难”的困局,注定将载入环境公益诉讼的史册,成为里程碑式的破局。
类似的“样板案例”,在我省还有很多。依法严惩犯罪,维护社会正义,正是民众对司法机关最大的期待。
针对近年来发生的花钱买刑、以权赎身问题,全省检察机关开展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活动。目前已监督54名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三类罪犯”重新收监执行,其中3名“厅干”被重新收监。
回应民众对公正司法的期盼,系列司法改革的破冰之旅也已启航:探索民告官异地审理制度,今年1至8月,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行政诉讼案件9195件,同比增长六成多,其中以撤销、确认违法等方式判决行政机关败诉案件同比增长近九成;打破“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局面,省高院制定出台《关于改革和完善审判权运行机制的意见(试行)》,在南京中院、江阴法院、吴江法院等5家法院率先开展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前行中的江苏司法,不断刷新为民司法的新高度。
阳光司法,办案全程透明可见
3.5亿元成交,近2万人围观!11月4日上午10时,在泰州中院的淘宝司法拍卖网络平台上,江苏方泰超纤革业有限公司房屋土地及附属设施以3.5亿元的价格拍出,刷新淘宝司法网拍历史。这源于江苏法院的一项“大动作”:今年开始,全省法院系统全面推行网上司法拍卖,替代过去委托拍卖行进行司法拍卖的做法。
“司法的本质就是公开,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省高院副院长褚红军精炼概括了司法网拍的几大益处:网上拍卖,拍卖标的物的价格实现了最大化,充分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零佣金,被执行人负担减轻;拍卖过程在网民围观下进行,处于完全公开状态,杜绝暗箱操作,不给司法腐败滋生空间。
公开不仅于此。从案件立案,到审理判决,再到执行情况,如今,我省司法机关执法办案全过程都被置于阳光下“晾晒”。
以往案件到了检察院,从受理、立案审查到审查批捕、起诉,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有关当事人无法获知案件进展情况。于是,一些宣称通晓内情,可以“说上话”的“关系人士”乘机钻空子,从中非法牟利。
徐州铜山区李某此前就遇到一个声称“可以在公安帮忙打点”的“能人”。李某的丈夫因涉嫌强奸被捕,1个多月过去了仍杳无音信。李某没上“能人”的当,来到铜山区检察院咨询。案管科乔科长打开网站,告诉李某,案件早已由公安移送到检察院侦查监督科。“以后,不用大老远跑到院里来问了,在家里点点鼠标就能知道案件进展。”
5月底,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江苏专题调研时,对我省检察机关深化检务公开改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在信息化时代,检察工作越公开就越有公信力,越是及时主动公开,就越能促进公正执法、赢得群众信赖。”
强化监督,守住公平正义底线
近年来频频见诸报端的冤假错案,无一不昭示着刑事司法中的一些顽疾:重实体、轻程序,重口供、轻物证……“刑诉法规定了非法证据排除原则,对证据要求更为严苛,这也促使我们加大了对证据合法性审查的力度,确保证据不出问题。”省检察院公诉一处负责人说。
因涉嫌故意杀人,罗某差一点锒铛入狱。而就在案件被两次退回补充侦查时,检方发现诸多问题:罗某的讯问笔录与讯问同步录音录像严重不符;对罗某身体损伤侦查机关不能作出合理说明;无法证明罗某口供的合法性。最终,检方认为罗某有罪供述不能作为定案证据使用,罗某被无罪释放。
“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全省检察机关把防止和纠正冤假错案作为执法办案的一条底线,及时出台防范和纠正冤假错案的意见,坚持疑罪从无原则,严把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去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排除非法证据38件,先后有50名犯罪嫌疑人因排除非法证据被不批准逮捕、不起诉。
如果说犯罪好比污染了水流,那么不公正的判决就像污染了水源,而司法腐败正是司法不公的重要原因。8月22日,浦口监狱原三级警司崔振刚,因涉嫌受贿罪被捕。初步披露的案情显示,崔振刚先后多次向罪犯李永及其家属高某“借款”400多万元,并多次接受犯人家属送的香烟、酒等物品。
严惩司法腐败,全省检察机关坚持把强化法律监督与积极查办执法不严、司法不公背后的腐败问题相结合,4年来共查处政法机关工作人员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职务犯罪264件。(本报记者 顾敏)
原标题: 让每一纸判决都体现公平正义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