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客”吸引力超过“铁饭碗”
全国政协委员、苏大副校长熊思东(左图右),全国人大代表、阜宁县委书记顾云岭(左图左)走进新华报业全媒体全国两会直播室。右图为主持人吴剑飞。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宋峤摄
新华报业网讯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炙手可热。“创客”,因写进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迅速成为热词。7日下午,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访谈节目《今天我主持》北京演播室,代表委员和记者就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嘉宾
顾云岭:全国人大代表、中共阜宁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熊思东: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江苏省委副主委、苏州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
主持人:
吴剑飞:扬子晚报编委、时政部主任
“创客”既接地气又逢其时
主持人:你们现场聆听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李克强总理讲出“创客”一词,两位当时听到后有什么样的感想?你们对“创客”是怎么认识的?
熊思东:这次两会有很多新气象,很多新表述,很多新名词,包括刚才你提到的“创客”。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客”令人耳目一新,不仅反映出时代的发展趋势和潮流,也反映出政府现在在想什么和要做什么。
顾云岭:我第一次听说“创客”这个词,还是李总理到深圳一个年轻人创业的小企业去视察,那时候我感觉总理特别关心年轻人创业,特别接地气,但是这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再三强调这件事,已经把它上升为国家的战略。
主持人:大家都想创业,都想创新,但有不少人反映现在创业创新的门槛比较高。
熊思东:我想大概有这么几件事,决定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不能做好。第一个是人,什么样的人进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里面。第二,我们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平台。第三有什么样的机制,包括资本的投入,大概有什么样的方式。想做“创客”的,第一类是新毕业的年轻大学生,以80、90后为主;第二类是通过各种人才工程引进的留学归国人员,带来很多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第三类是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从科研院所、大学的实验室走出来的科研人员。第四类可能是一些再创业、延续创业和持续创业的这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