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示:暑期兼职存陷阱 面对招生需谨慎

10.06.2015  18:23

  天高考结束了,考生们可以轻松了,可骗子们却开始行动了,花样繁多的陷阱已经设计好了,正悄悄地盯向刚刚走出考场的学子们。6月9日,江苏省盐城市公安局结合近年来的发案特点,列举了几种常见危害,希望即将踏入高校的学生擦亮眼睛,谨防上当受骗。

  暑假兼职

  谨防四种常见陷阱

  [典型案事例]

  6月5日,学生还没有参加高考,市区一高三学生群就收到了这样一条留言:“暑假期间想打工吗?轻松赚钱,日薪80至100元,每日一结,详情就询QQ654813××××。

  [警方提醒]

  对刚毕业的高三学生而言,在兼职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种骗术:

  1、防信誉诈骗。即让一些学生不停地在网上购买“商家”的产品,称刷信誉成功后,会连本金和佣金一起返还。期间,骗子有可能会让受害人先尝到一点甜头,待受害人汇款达到一定数额时,便会断绝与受害人的联系。

  2、防打字诈骗。以印刷厂、广告公司、某政府机要部门等单位名义,发布信息,招募打字员,一旦有学生主动联系,便会以保密等理由,让受害人先缴纳保密费等各种费用,直至骗不到钱为止。

  3、防传销漩涡。一些亲朋好友以介绍工作为由,让其一起跟随到某地一起打工。到了目的地后,其身份证件就有可能被扣,甚至人身自由也会被限制,并让其家人汇钱过来。

  4、防通知应聘。骗子有可能让其到高档会所面试(其实骗子根本不在现场),然后让缴体检费、面试费等,并让学生等候上班通知。

  警方特别提醒,学生求职,要看到实体单位,联系上该单位真实负责人,签订具体协议,方可打工。

  款项飞来

  甄别四种遥控巧合

  [典型案事例]

  2014年8月份,盐城市区一位刚被一所有名大学录取的女生被骗子以申请的助学贷款已批下来、需持储蓄卡到银行ATM机上收到为由,后根据骗子的提示进行操作,被骗2万余元。

  [警方提醒]

  刚毕业学生应注意防范以下几种类型的款项诈骗:

  1、防贷款诈骗。即学生在高三阶段填写的助学贷款申请,被骗子说成已批下来。

  2、防退费诈骗。即骗子称正在清退学校收取的学杂费、择校费等费用,根据相关规定,还应该退××元。

  3、防教育补贴,即骗子声称原学校将发放教育补贴或进入新学校将有教育补贴、教育奖学金等,让学生或其家长主动持储蓄卡领取。

  4、防解缴诈骗。即骗子鱼目混珠,让被录取的学生将学杂费等费用解缴到骗子指定的账户上。

  在这系列诈骗案中,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骗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学生就读的学校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情况。这样的准确信息,容易使受害人相信骗子的话语。

  警方特别提醒,接收汇款,根本不需要持卡到ATM机上进行操作。因此,接到陌生人号码时,要进行认真甄别,做到不轻信、不汇款。

  面对招生

  保持四种戒备心态

  [典型案事例]

  5月份,一些不具备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非法招生和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被媒体曝光,不仅严重扰乱了高等学校招生秩序,更是直接伤害了考生及其家长切身利益。

  [警方提醒]

  如果想在招生中不被欺骗,就该有这四种“不轻信”的戒备之心:

  1、即使网上看到招生录取信息,不要轻信,要防范骗子使用虚假网站或骗子雇佣“黑客”篡改招生信息欺骗你;

  2、即使租住教育部门房屋,不要轻信。一些骗子在教育主管部门租房,甚至将办公地点搬迁到一些高校内,半公开挂牌办公,更易让人上当。

  3、即使熟悉之人热心帮忙,不要轻信。“杀熟”,也是骗子常用的手段。

  4、即使收到盖有招生专用章印的录取通知书,不要轻信,伪造公文、漫天投寄录取通知书是骗子惯用伎俩。

  警方特别提醒,冒充招生办或学校的工作人员,声称有内部指标、计划外指标,或者是自主招生、定向招生、可上军校等,骗取学生及家人的信任,收取学生及其家人的钱财;甚至混淆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称包上名牌大学、包选到好专业等,这是骗子常用的手法。上大学,还是按正规程序走比较稳妥。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