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安警方建立开放、透明、便民的“阳光警务”机制
案件管理中心一体化管控 提升执法管理精细化水平和执法质量
今年,南通海安警方率先在全省建立案件管理中心,治安、刑侦、经侦、交警和22个基层所队全部建立案件管理室。自主研发执法办案实时监督系统和涉案财物管理系统,对人、案、物及警情实行专人全流程、闭环式管理,确保所有执法活动都有据可查,所有执法活动都可回溯式管理。自案件管理中心运行以来,全局检察院纠违、监督法律文书同比下降25%,有效投诉和信访问题同比下降30%。
首先,严把警情源头关。由案件管理室对行政、刑事案件办理流程进行全时空监管。所有法律文书统一出口,并进行办案期限提醒,通过短信和上网公示等方式向主办民警发布办案指令和工作提醒。
其次,加强人员监巡管理。对违法犯罪嫌疑人进出办案区登记、人身检查及信息采集、违法犯罪嫌疑人看管等重点环节进行全程网上视频监控。同时,案件管理室采取网上巡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检查办案区登记台账和核对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巡查管理,及时发现并消除办案区内的安全隐患,降低执法风险。
再次,重视财物平台管理。对涉案财物的收集、固定、移交、保管、处置等各个环节全程跟踪监督,案件管理室及时提醒办案民警将涉案财物从平台入库、出库,定期对保管的物证室内存放的涉案财物进行核查,对违规处置或者不及时处置等情况进行通报,并提出整改处理意见。同时,对涉案人员随身携带财物的保管和发还进行双人签字监督,防止因保管不善造成物品的遗失。
最后,严密执法全程管控。出台“一问、二拍、三录、四记、五查”的“五步走”工作法,细化、固定接处警现场处置流程,强化源头化解。自主研发了执法办案实时监督系统,讯(询)问一开始即时短信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录像、存储办案过程,实现办案实时监控,无缝隙督查。系统建成至今,共有效预防各类执法问题50余件。
创建警务服务中心 整合全县公安机关民生诉求信息资源
2015年4月20日,海安县公安局警务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警务服务中心全面整合全县公安机关民生诉求信息资源,集一网受理、快速推办、实时回访、监督考核、职能分析、预警研判、服务决策等功能于一体,依托警务服务平台,实现各级公安机关对民生警务服务事项的“一网受理、一站办结、一口回复、一线回访、统一考核、统一研判”。目前,警务服务中心可以受理咨询类、控告申诉类、查处案件类、要求解决问题类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咨询类问题主要涉及警务服务的政策咨询、建议和意见,包括户政业务、交巡警业务、出入境业务、治安业务等,此外,还提供监管以及交通监控分布查询等业务。控告申诉类,主要涉及到信访、纪委督察部门投诉、举报、控告民警滥用职权不作为等行为以及法制部门要求申请复议、办理调取案件材料审批手续等事项。查处案件类,主要涉及到刑侦、治安、经侦等警种进行举报案件线索、法医进行伤情鉴定等事项。要求解决问题类,主要涉及申请公安机关求助、救助,要求公安机关解决矛盾纠纷等事项。
海安县警务服务中心受理公安局在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办理的群众事项,按照“分别受理、集中分办、限时办理、分别反馈、统一监管”的原则,建立健全实时受理、即时交办、规范办理、审核回复、跟踪反馈、全程监管的运行机制,让百姓少跑路。据统计,自警务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共接受办理类事项3115件,办理率、满意度均保持在99%以上,警情处置满意度等群众评价类测评指标同比大幅提升。
深化执法公开工作,丰富渠道载体是关键,传统手段和新兴网络媒体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首先,优化传统手段。按照“四统一”的标准,对窗口单位统一张贴规范标识,统一设计、放置宣传资料,统一警务公开栏公示内容,统一安装一机双屏受理系统和服务评价系统,面对面接受群众监督评价。在所有窗口安装查询触摸屏,公开负责人和警务联络员信息,群众可以点击页面随时与相关民警通话联系、咨询业务、预约服务。同时,向群众发放警民联系卡,公开民警姓名、职务、业务范围和联系方式,以便更好地服务群众。
其次是创新网络阵地。建成集预约、咨询、查询、办事等服务于一体的网上公安局,公布民警岗位职责和联系方式,公开警务信息、服务事项及案件办理等内容,并推行律师会见预约、在押、在拘人员会见预约、已决犯远程视频会见、在押人员消费余额查询等服务,充分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开通手机版“网上公安局”和海安公安微信公众平台,不断丰富拓展手机APP功能,自去年5月份正式上线运行以来,网上公安累计点击率达17万余次,接受群众各类意见建议1529条,共接受群众各类事项查询80000余次,办结回复各类咨询求助4万多起。
最后,还要完善互动机制。常态开展警民恳谈、网络访谈、执法回访等警民互动活动,主动汇报工作情况,开展法治防范宣传,接受群众监督评议,进一步和谐了警民关系,改进了执法工作。今年以来,已举行网上警民恳谈6次,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度同比上升22.4%。(南通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