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共享单车”这个词并不陌生。它从一个新生事物,迅速成为普及大街小巷的代步工具,只用了几年时间。时髦、便捷、花费少,是大家对共享单车的普遍印象。对于共享单车,怎么用才安全?如何避开使用误区?南京警方近日发布了共享单车“使用指南”。
误区一:就离开一小会儿,锁不锁无所谓
一些使用者觉得公共自行车没人会偷,因此有这样的习惯,用车过程中去吃个饭办个事把车一停就走,往往回来才发现车不见了。
3月9日,市民小陆在家门口租了辆共享单车,打算去单位拿点东西。晚上7点,小陆把车停在单位门口,她觉得自己取个东西就下来,也就几分钟的时间,就没有锁车。等小陆返回时,停在门口的共享单车却不见了。小陆租的自行车,必须上了锁才等于还车,不然会继续计时扣费,情急之下,只得报警求助。
接警后,民警最终通过监控查找,几经周折帮助小陆寻回了车辆。
指南:短暂停车也请上锁
南京警方梳理有关共享单车的警情,发现上述情况占比最高。而这些丢车人有个共同点:车不上锁。一些市民在使用共享单车时,抱着侥幸心理认为中途离开一小会儿没关系,有人误以为车是别人用完停路边的,就顺势骑走。
警方提醒市民,使用共享单车过程中,若中途离开办事,要养成随手上锁的好习惯。共享单车是投放公司的所属财物,若弄丢需照价赔偿。
误区二:车就是给人用的,加把锁、搬回家怎么方便怎么来
3月6日朝天宫警务工作站接到市民举报,有人把小黄车搬到店里。民警立即赶到报警人所述地点。涉事地是一家街边的服装店,民警进店盘查,果然一辆ofo单车停靠在拐角。店主周先生赶紧向民警解释,这辆车本来停在店门口,他一会要出去办事想租用,但是怕车被别人骑走,就搬到店里。民警对周先生的行为进行严肃批评。经过警方的教育,周先生立即把车送还原处。
无独有偶, 3月8日一家水果店老板和顾客产生纠纷,矛盾源头并不是因为买卖,而是因为一辆共享单车。
事发当天,水果店老板将一辆共享单车搬到店门口,打算一会让自己儿子骑去上学。没过多久,一小伙进店买水果,离开时发现了这辆单车,准备开锁骑走。老板见自己搬来的车被人占了,赶紧上前制止。双方争执不下,吵着吵着动起手来,拉扯中小伙的衣服被撕坏。有围观群众向警方报警。民警到场后及时拉架,经调解双方握手言和,水果店老板赔给小伙150元损失费。
指南:私自上锁、占为己有或涉嫌违法
有些市民把共享单车当成了私家车,为了防止别人骑走,有人给车上私锁,有的干脆把车搬到自己面前看管。
警方提醒,这种行为涉嫌违法。 外地早有先例,一男子因为把共享单车搬回家被判刑;两名小护士私自给小黄车上U形锁,被予以行政处罚。专家表示,把车占为己有,导致车辆无法被其他乘客使用,这是侵犯共享单车供应商的财产权。
误区三:退押金不到账?还了车继续扣费?
在使用共享单车的过程中,由于市民不熟悉操作流程,也许会闹出一些乌龙。
南京市民小王在网上下了个共享单车的APP,交了299元租车押金。几天后,小王准备试试租车,他用平台查询共享单车的停放点,才发现这家公司的单车只在上海运行。小王当即申请退款,手机上明明显示操作成功,但他的银行账户里却没有收到这笔押金退款。“糟了,我肯定是下了个假的软件”,小王怀疑自己被骗,立即报警。
接报后,警方展开侦办调查。过了5天,小王主动联系上派出所。原来报警后他又联系了公司客服,才发觉是自己闹了个乌龙。原来,这家共享单车的押金退款有延迟,不能实时到账。5天后,小王如期收到了退款。
因为不熟悉操作流程报警的,不止小王一个。3月10日,林女士报警称,自己被共享单车骗了。民警当即处置,轻松解决了这个“难题”。原来,林女士是头一次尝试用共享单车。她到了目的地,在APP上点击“还车”,软件却还在继续计时。联想到前段时间的共享单车诈骗,她以为自己不慎中招。了解了事发经过,经由民警提示,林女士晃动了几下锁的拉环,才发现没有锁上。重新操作落锁后,林女士成功还车。
指南:使用前认真阅读细则,有问题及时找客服
共享单车虽然普及率高,但不是所有人都会用。警方提醒市民使用前要认真阅读APP上的操作规则,尤其是涉及费用的问题,有疑问及时向官方客服反映。有的共享单车用APP操作即可,有的需要手动落锁还车。使用者要留意还车流程,以免产生额外费用。
同时,下载APP要通过正规的途径,当心误入山寨应用或下载携带病毒的软件。
警方发布共享单车“使用指南” -
南京14:24 22.03.2017 南京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