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变革新动力 固废产业重构竞争格局
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新常态”进行了新的解读,认为当前我国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敬民指出,在新常态下,固废产业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
在E20环境平台(中国固废网)、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近日联合主办的“2014(第八届)固废战略论坛”上,与会专家指出,我国固废行业正处在一个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引领的时代,竞争格局正在重构,惟有顺势而为才能有效应对新常态。
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张丽珍认为,在新的政策、资本和社会、传播工具等因素的合力影响下,固废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虽然行业前景持续向好,但市场竞争格局和行业依存关系也随之愈加错综复杂。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保产业研究中心主任、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傅涛认为,作为环保产业的重要领域,固废产业正面临着标准趋高、监管趋严、社会参与和效果导向等“新常态”的外部环境,决定了产业资源化、综合化、专业化、品牌化和信息化五个发展趋势。
产业面临七大颠覆动力
傅涛表示,固废产业业态和竞争存在诸多颠覆性变化的可能,产业需要面对七大颠覆动力。
一是对产业模式的颠覆,对固废产业需要再认知。固废产业价值链刚刚发育形成,还十分稚嫩。产业价值链的核心基于公共服务责任的采购服务,电价补贴强化了这一价值链,但是价值链刚刚建立就面临调整。随着危险废物等非公共服务的介入,使产业业态与原来的公共服务产业的基调完全不同。
另一方面,指标考核变成对环境效果负责,政策压力使产业的服务链条加长,从局部化走向全面化。跨界趋势明显,市政界限、产业界限逐步被打破。城市与农村物料的不均衡以及工业经济的粗放模式的根本困境,使末端治理性质的环节服务难以独善其身。大部分企业将面临商业模式调整与重构。
二是对资本理念的颠覆,大资本时代来临。项目投资时代进入资产重置时代。中国正在经历一个最大规模的投融资体制改革、股权所有制改革,对地方政府影响尤其深远。大资本时代的来临将影响产业竞争。地方投融资改革、混合所有制、PPP将影响未来资产格局的改变。由市场主导的资本市场也在发生变局。
三是对产业价值链的颠覆,羊毛出在猪身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之间上下游的线性结构被网状结构取代,每个企业都在一张紧密的网中不能独善其身。企业竞争从线性竞争、产业链竞争发展到节点的竞争,或称为价值流量的竞争。节点价值取决于节点上价值流量的多寡。优秀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可能剪了别人的羊毛,即羊毛出在猪身上。极致化是剪别人羊毛的基础,别人对其依赖感越大,企业将越具有价值。
四是对竞争规则的颠覆,领跑者得天下。做细分领域的领跑者是前进的方向。如果不做领跑者,将罹患在各方挤压中被累死的命运。但领跑者也将面临更多的选择,“走对路”是领跑者的战略核心。为避免走错路,领跑者更需要专业的战略顾问和智囊团。
五是对产业服务链的颠覆,去政府化。只让政府满意的环保时代即将终结。政府最终不能完全代表公众采购公共服务,新环保法和移动互联网加剧了这一变革。环境产业进入公众品牌的时代,在公众中塑造品牌将变得与在政府心目中塑造同等重要。
六是移动互联的颠覆,价值链的深刻重构。互联网的本质是平台化、标准化、注重用户体验、大数据、成本低。环保是全民的事,环保需要终端即大众承担相应的责任、监督、收益与支付。互联网与大数据可能应用于:品牌传播、垃圾收集、收运、感知引导、公众定价。固废企业应主动完成战略布局,成为互联网形势下的固废企业。
七是对产业合作的颠覆,去中心化。产业循环中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没有中心,专业化与生态循环的矛盾,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协作、共生来打通。服务链条延长,价值存在于跨界,协同成为必然。核心价值与核心利益通过相互叠加,实现产业价值的增量、增量分享。
七大颠覆力量将对固废行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傅涛认为,2015年度的主题词是“变革”。变革是常态,企业应结伴而行,顺势而为。
五大细分领域潜力巨大
E20研究院资深行业分析师肖琼在会上分享了固废细分领域政策与市场的年度盘点及对行业未来走势的预期。
肖琼表示,从产业的发展阶段来看,垃圾焚烧领域已进入成熟期,餐厨垃圾处理处置、危险废物处理进入了成长期,垃圾清运、土壤修复市场还处在形成期。
垃圾焚烧市场实现爆发式增长。2014年的垃圾焚烧市场持续活跃,热度只升不降。肖琼称,随着“垃圾围城”现象的日趋严峻,垃圾焚烧市场空间不断增长,年均市场增速在40%以上,而且城镇化进程加速也在推动中小城镇市场逐渐打开。同时,垃圾焚烧市场规模化发展趋势明显。资本市场对焚烧市场自然给予了高度关注。
餐厨垃圾市场快速打开。目前,餐厨垃圾日产生量达14.53万吨,而截至2013年全国餐厨垃圾总处理能力仅为2.47万吨/日,仅占城市日总产量的17%。肖琼称,随着市场的打开,诸多企业纷纷加入,项目模式也基本形成。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在收费机制上尚不完善,导致企业商业化运营不顺畅,同时餐厨垃圾处理的技术也不够成熟,这些都阻碍了产业发展进程。
危险废弃物逐渐升温。该领域在资本市场的被关注度也开始提升,有一批企业在发展壮大。根据E20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市场上占相对优势的企业有两类,一类是以投资、运营为主的,另一类是EPC为主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与此同时,危废市场尚处于成长期的前端。在目前监管不到位、经济相对不景气的情况下,危废企业面临着处置量不足、收益等方面的压力。另外,危险废物处理本身对技术的要求较高,而标准的缺失又限制了其商业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垃圾清运市场起步潜力巨大。垃圾清扫、收运的潜在市场很大,2013年,城市道路清扫64.6亿平方米。其服务价格也基本形成。但垃圾收运市场尚属起步阶段,目前垃圾收运存在市场不规范、主体相对弱小、地方垄断性强等诸多问题,需要突破。
土壤修复雷声大雨点小。土壤修复市场在近两年被寄予厚望,“千亿蓝海”的说法频现报端。但目前来看,土壤修复市场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未实现产业快速发展。目前的最大问题是商业模式不清晰,肖琼表示,土壤修复资金需求量很大,但资金来源却明显不足,过度依赖于政府。而且土壤修复技术相对薄弱,并缺乏相关具体标准可依。由于巨大的潜在市场,土壤修复市场仍然被普遍看好,尤其在资本市场,已有部分优秀企业成功上市。
肖琼预测,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注定会是政策密集发布的一年,上市消息会频繁传出。固废各细分领域市场将持续快速发展,同时也将快速走向规范。
相关报道
固废处理行业景气度向好
“垃圾围城”在全国上演已为不争事实,在各地加大投入垃圾处理整治资金的时候,有业内人士称,将带动垃圾处理机、环卫车等在内的垃圾处理设备的需求进一步增大。
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统计,我国每年产生近10亿吨垃圾,其中生活垃圾产生量约4亿吨,建设垃圾5亿吨左右,此外,还有餐厨垃圾1000万吨左右,中国的垃圾总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生活垃圾还在以每年5%~8%左右的速度递增。
据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垃圾处理器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73亿吨,全国市级600多个城市中,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已把2/3的城市包围,1/4已经无垃圾填埋堆放场地。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
“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随着相关环保政策的密集出台,环保产业成为景气度最高的新兴产业之一,尤其是固废行业。
此前,相关部门称,未来十年城镇化将拉动40万亿元投资。新型城镇化更注重“质”的提升,生活垃圾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而在近日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4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大、中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6148.81万吨,处置量为15730.65万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率达97.41%,而2013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为89.0%。由此可见,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率在提高,垃圾处理产业呈现“喜脉”。
作为垃圾处理的重要支撑,在行业被高度重视的同时,垃圾处理机、环卫车、垃圾破碎机等在内的环保设备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或迎来高速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