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全省每年有2000多名解戒人员走出戒毒所 ——迷途知返,期待社会“拥抱”
新华调查
6月19日是周末,周晓却没有休息,跑了几家业务单位谈保险。今年2月解除强制隔离戒毒回到无锡后,周晓找到一家保险公司做业务。“有事情做,生活才能安定下来,也才不会想毒品的事。”他告诉记者。
我省目前登记在册吸毒人员16.2万名,在司法强制隔离戒毒所近9000人。每年都有2000多名像周晓一样的解戒人员走出戒毒所,他们在一年内不复吸,是巩固戒毒成果的第一步。而他们要真正回归社会,除了依靠自身的毅力和努力外,还需社会各方的帮扶。
6月14日,无锡市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内,潘红娣正和解戒人员曹莉萍拉家常:“我1964年出生,你1969年出生,咱们是同时代人,有什么话你和大姐说……”
曹莉萍6月6日刚刚解戒。记者注意到,她被潘红娣拉着的手在微微颤动,眼眶也渐渐湿了:“我5年前第一次解戒回来,当时没有人管我。这次回来后,司法所、照管站主动来关心我,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潘红娣是新途后续照管服务社的社长。她告诉记者,解戒人员最缺少的是心灵沟通。这时,哪怕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关切的眼神,都有助于和他们建立信任,从而帮他们走好解戒后的关键一步。
跟踪调查显示,解戒人员一年内能否不复吸,对于巩固戒断率至关重要。而根据2014年的调查,解戒人员一年内复吸率达到70%以上。因此,对这部分人员的后续管理,成为社会治理的一个全新课题。
成立解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就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创新举措。从2015年4月起,省司法厅启动解戒人员后续照管建站工作。随着今年6月12日淮安站的揭牌,我省13个省辖市解戒人员后续照管工作指导站全部建成运行。
帮扶救助是后续照管的核心。记者在无锡市后续照管指导站的服务指南中看到,其服务包括九项内容:协调落实国家有关戒毒康复人员就业、保险等政策;免费提供就业指导服务、职业技能培训;免费提供戒毒生理、心理康复咨询;免费进行心理治疗、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对就业困难人员,协调纳入就业援助范围等。“解戒人员回到无锡后,我会在工作站迎接他们,帮助他们减少面对新生活的担心和迷惘。”工作人员丁洪斌告诉记者。
“强制戒毒成功,相当于把吸毒人员‘扶上马’;成立后续照管工作站,就是‘送一程’,通过延伸帮扶让他们尽快回归社会。”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说。
回归的最大障碍是就业
解戒人员回归社会,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就业。周晓回来后找了好几家单位,对方得知他的吸毒过往后都婉言谢绝。周晓以前有驾照,但吸毒后被吊销,他唯一的技能却不能用来谋生。
在无锡市后续照管指导站副主任周军看来,社会大众对于吸毒人员的宽容度、接纳度还较低,人们普遍“谈毒色变”,带有一定歧视心理。“社会对他们丧失的信心,需要时间来慢慢弥补。”
每5双袜子叠成一摞,然后细心地装进包装袋。无锡市滨湖区后续照管工作站的三楼,王士明正在认真地包装袜子。这里是解戒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基地,工作场所由后续照管站提供,所干的活也是照管站和企业联系找来的。
王士明今年3月解戒回来后,经人介绍到这里干活。从上午9点做到下午4点,中午有免费盒饭供应,一天可拿三四十元。“活不重,房间还有空调,好歹有了个临时落脚的地方。”王士明说,“至于其他工作,努力再找呗。”
而像曹莉萍这样的解戒人员,潘红娣正在帮助申请低保。“办了低保后,每月可拿700元,而且零租房。但申请低保要求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有些解戒人员满足不了条件。”潘红娣呼吁,“不少解戒人员身有疾病,对于他们中年纪大的,能否尽量纳入低保?”
期待社会化的关怀和帮扶
从早上7点干到晚上七八点,一个月3000多元收入,做着邮政快递员的张建平忙碌而充实。“我的这份工作就是后续照管站给的。”他告诉记者。
去年8月解戒后,张建平送了两个月的快递,但试用期满时邮政公司调阅档案后却不愿和他签劳动合同。无奈之下,张建平找到无锡市滨湖区后续照管工作站,工作人员立即陪他去邮政公司沟通,提出由区司法局提供担保。终于在12月30日,邮政公司和张建平签了劳动合同。“这个机会太难得了,我哪会再碰毒品?”他说。
无锡市司法局局长杨智敏告诉记者,无锡后续照管指导站2015年6月26日成立,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累计接收389名像张建平这样的解戒人员。一年后出站时,90.5%的人员没有发现复吸。
但是,后续照管站提供的服务内容中,司法行政部门仅能提供法律援助和心理康复咨询等,其他如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特困帮扶等方面的服务项目,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省戒毒局副局长王正清认为,有必要探索建立政府、社会、家庭相结合的社会化关怀帮扶格局,加强团体辅导、心理干预、职业技能培训等专业性帮扶手段的运用,提供实用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推介,引导和帮扶后续照管对象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他建议,由地方司法局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在每个县市区联系1至2家爱心企业吸纳安置解戒人员就业,协调税务部门给予企业适当税费减免,人社部门给予就业培训和就业推介,民政部门对特困对象给予帮扶救助,实现对后续照管对象的精准、有效帮扶。
本报记者 任松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