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家电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全面深入,与整机企业一样,产业链上游同样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目前,工信部与工程院正在制定《中国制造业发展纲要(2015-2025)》,这份纲要被外界称为“中国版工业4.0规划”,其中就提到将借鉴德国工业4.0计划,在我国工业有待加强的领域进行强化,力争在2025年从工业大国转型为工业强国。
3月12日,海尔在其全球供应商大会上公布了海尔工业4.0战略,并发布分别面向供应商和用户的模块商资源平台以及交互定制平台,成为中国首个将工业4.0提升至公司战略的大型家电制造集团。
智能化抬头
2013年4月,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战略,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而什么是“工业4.0”?简单地说,如果将工业1.0定义为蒸汽时代,2.0是电气时代,3.0是自动化时代,那么工业4.0就是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时代。
具体来说,“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要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将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也将被重组。
去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访德期间,与德国共同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其中提到中德两国将开展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合作,并有望成为中德未来产业合作的新方向。
事实上,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战略,还是美国提出的“先进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战略,抑或是中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无不指向了网络化和智能化。
中国家电制造行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物联网热潮后,去年开始各大家电企业都把发力点放在智能化上。从单个产品的智能,到同品牌跨品类产品的智能互通,到智能家居生态平台的构建,海尔和美的是目前在智能化道路上走得较前的家电企业。
3月11日,海尔对外公布基于其U+开放平台构建下的洗护、用水、空气、美食、健康、安全、娱乐七大智慧生态圈及每个生态圈里的多个网器新品,意味着海尔智慧生活战略由此全面落地。
而在同一天,美的也发布了智慧家居系统白皮书,宣布将M-smart智慧家居系统扩展到黑电、娱乐、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等品类。“未来M-Smart系统将建立智能路由和家庭控制中心,将提供除WiFi之外,如Thread、PLC、BLE、EnOcean等新的连接方案。以开放、互存、共进的原则,构建更加广义的商业圈及生态圈。”美的集团智慧家居研究院院长毛宏建表示。
奥克斯集团总裁钱旭峰告诉记者,为了应对在智能化时代下的新挑战,奥克斯在去年正式实施转型升级战略,并将累计投入近8.5亿元资金,从研发、技术、制造、销售、供应链、售后服务等多个层面对产品品质、服务以及创新进行全面提升。格兰仕集团总裁梁昭贤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智能化无疑是家电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最终还要看能否给消费者创造和带来价值。
据了解,尽管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家电产品已开始百花齐放,但在业内尚未统一标准协议,而且部分智能产品在操作上过于复杂等原因,导致家电的智能化始终未全面铺开。
从规模生产到规模定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家用电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14139.1亿元,同比增长10.0%;利润总额931.6亿元,同比增长18.5%;税金总额475.8亿元,同比增长21.5%。
但产业在线的总经理杨洁同时指出,从2010-2014年细分行业的五年复合增长率来看,整个“白电”也就是“空、冰、洗”的五年复合增长率也就是在4.8%左右。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更认为,中国的家电,尤其是白色家电,跟世界产业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拉大。
“过去30年高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GDP增长都是个位数,也就是我们说的新常态。过去中国家电行业大规模、低成本的商业模式开始失效了,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的出现,家电界限将变得越来越模糊。”在方洪波看来,在新常态下中国家电企业的经营思路和方法都需要调整。
“以我们亲身实践来看,整个东南亚只有新加坡的工资比我们高,内地一般管理人员的工资跟我国台湾地区持平,中层管理人员已经高过日本,高级人才的收入水平已经跟美国接轨,所以已经基本没有成本优势。”方洪波说。
GMCC美芝总经理向为民认为,在行业低潮时期,家电业要从追求高速数量型的增长向集约化的经营去努力。“这个阶段海尔想从原来的单一的生产家电卖家电这么一个单边市场的模式,转化成双边的或者叫多边的平台化模式。”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轮值总裁梁海山对记者表示,U+智慧平台加上升级改造的智慧工厂,就是海尔的工业4.0探索。
据了解,目前海尔已建成沈阳冰箱、郑州空调和佛山洗衣机、青岛热水器四大互联工厂。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陈录城指出,海尔互联工厂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个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用户全流程的参与,实现用户的个性化定制以及全流程的可视化;第二个特征是实时的互联,从用户到产品的研发到产品的制造,以及到供应商和物流商,全流程全供应链的整合;第三个特征是自动化生产和用户个性化相结合,也就是说由为库存生产到为用户生产的转型。
不过,要做到这种低成本的个性化定制,从大规模制造转向大规模定制,对企业的自动化程度以及组织的创新,乃至于信息平台的智能化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单是自动化改造这一项,对于不少家电企业来说就存在诸多现实障碍和问题。
除了少数大型家电集团,目前大部分中国的家电企业对于机器人的使用尚未普及,原因主要是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和维护的成本费用非常高,其次是机器人的技术升级更新换代非常快,例如今年20万买的一台机器人,明年掉价变成10万,企业因此难以接受。
“而且机器人工艺刚性比较强。如果我们产品重新设计或者是更新换代,如果不能适应这种机器人自动化的话,那么投入后面的风险也是非常大的。”向为民指出。
产业平台化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王雷指出,目前中国家电制造业转型升级已经全面深入,与整机企业一样,产业链上游同样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
“我们的冰箱压缩机、空调压缩机、洗涤电机等这些核心部件的年销量都在1亿台以上。而年产的规模能力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产业升级过程当中,无论产业链上游还是整机企业,我们都要清醒地认识到,消费升级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产业不能用技术和产品升级来引领消费和市场升级,很可能我们某些子行业会被消费者淘汰。”王雷说。
产业在线的总经理杨洁认为,当规模上升到一个高度以后,要把握住智能化机遇,更应该提倡“工匠”的精神,真正提高产品的品质,以“产品是王道”来推进整个家电产业的发展。
“一些平台化应用的出现,比如说家电就有电商的平台化,未来有物流的平台化,售后服务、维修也会出现平台化。”方洪波判断,所有家电的环节都会出现平台化的趋势。
记者了解到,海尔互联工厂的前端就是名为“众创汇”的用户交互定制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海尔与用户能够零距离对话,用户可通过多种终端查看产品“诞生”的整个过程,如定制内容、定制下单、订单下线等10个关节性节点。
而“海达源”模块商资源平台是海尔为供应商提供在线注册、直接对接用户需求而建立的平台。与传统“零组件采购-订单销售”模式相比,该平台具备开放、零距离、用户评价、公开透明四个特征,通过自注册、自抢单、自交互、自交易、自交付、自优化的方式,实现与用户的直接对接。
此前,志高通过对云空调的打造,首次将“产品”与“服务”合为一体,利用智能云核心科技创造一个“用户、空调、大数据云服务中心”三方互动模式。而今年6月30日,美的将面向全行业推出单价仅为10块钱的智能模块,规划会应用于过亿台产品,同时提出,到2016年,美的智能家电的销量占比将达八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工业4.0”智能探索中,家电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均开始实现了跨界组合。无论是海尔跟马云的合作,美的跟雷军的合作,还是此前盛传的格力与360周鸿祎的“密谈”,都印证了方洪波对未来家电行业的判断,“以后谁是家电行业、谁不是家电行业,这个边界越来越模糊。”
中国工业4.0规划将出台 家电业掀智能化革命 -
南京13:31 19.03.2015 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