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分10级救补见义勇为人员 标准从0.5万元到5万元
每年从0.5万元到5万元———
我市分10级救补见义勇为人员
中国江苏网5月17日讯 我市多措并举,探索并建立了一系列服务见义勇为人员的长效机制,全力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生活。13日,全省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常州经验在全省推广。
中华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李顺桃,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王寿亭,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政治部主任左锁粉出席会议,副市长、公安局长尚建荣出席会议并讲话。
我市自1995年成立见义勇为基金会以来,共有420名见义勇为人员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其中约30%见义勇为者家庭在基本生活、医疗、就业、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有些家庭因亲人见义勇为牺牲、伤残,生活水平一落千丈。经调查,全市共有户籍在常见义勇为烈士和牺牲伤残人员36名,其中城镇户籍20名、农村户籍16名;17人低于人均工资收入。
2013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实施意见》,全市共组建116个见义勇为工作站,招募1300名信息员和2500名志愿者,实现了见义勇为工作组织网络全覆盖。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9个规范性文件,探索并建立了一系列服务见义勇为人员的长效机制,对生活遭遇困难的见义勇为人员尤其是牺牲伤残人员的家庭,建立了制度性的经济救济和补助。
根据受助对象家庭实际收入与当地人均生活水平的差距,我市设定了10级救济补助等级标准,分别为每年0.5万、1万、1.5万、2万、2.5万、3万、3.5万、4万、4.5万和5万元,对特困家庭每年最高补助原则上不超过5万元。目前,全市两级基金会已对17个收入在平均线以下的家庭发放救助金13万元。
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还把见义勇为烈士、牺牲人员、失独家庭和5级以上者作为救助帮扶重点,建立重点服务对象联系帮扶点,对9名见义勇为革命烈士和三级以上伤残人员定期联系,落实重点保障,确保其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水平;对家庭缺少主劳力、见义勇为致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困难家庭,加大跟踪服务力度,一旦有重大变故,最短时间内调整经济补偿标准;对五级以上伤残人员医疗费用等特殊情况,实行一事一策、个案解决。
在落实对困难家庭救济补助的同时,我市还积极落实多重优抚措施,年度慰问、伤残优抚、医疗保险、健康疗养及困难帮扶到位。
去年,各级见义勇为基金会累计发放慰问金、抚恤金、补助金等90.85万元。目前,全市36名见义勇为烈士和牺牲伤残人员的家庭生活均已达到或超出本地平均水平。(芮伟芬 沈益)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