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政府要求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27.09.2016  15:14

  近年来,常州市灾害性天气突发频发重发,给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造成较大影响。2015年,4.28区域性大风冰雹、汛期特大洪涝灾害、台风“灿鸿”袭击、11月历史罕见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过程,在人们的记忆里尚未淡去。2016年,年初出现历史罕见的雨雪低温冰冻气象灾害过程,入汛后连续3次遭受区域性暴雨,随后一大波高温强势来袭。

  近日,为进一步健全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减轻气象灾害损失,更好地发挥气象在服务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福祉安全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常州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要进一步健全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强化各级人民政府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职能。在未设置气象主管机构的区,成立气象防灾减灾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和主管部门,落实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责任制;全市乡镇(街道)明确气象防灾减灾分管领导、气象协理员;村(社区)整合资源、多员合一,明确气象信息员,确保气象防灾减灾的组织协调和具体管理工作得以落实。

  《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明确气象灾害防御和应急响应的职责分工,建立气象信息常态化发布、接收、传播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气象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将防雷安全管理纳入各级政府安全生产考核体系,着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水平,切实发挥气象协理员和信息员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通知》要求,要进一步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一是建立完善城乡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各级人民政府要在年内编制完成《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充分发挥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作用。二是全面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工作。要认真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对学校、医院等人群密集场所,以及重点基础设施、危化场所的隐患排查,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三是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要着力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优化监测站点布局,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水平。强化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统一发布,完善发布机制,整合发布渠道,建立发布“绿色通道”。四是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要及时分析气象灾害对本地区、本领域的影响,适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主动予以应对。认真落实减灾救灾措施,全力做好气象灾害救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五是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要创新方式,将气象科普工作纳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全市各级应急管理专题培训,提高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