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特区:致力打造“一带一路”重点样板

03.02.2015  16:54
第四届东盟博览会上洪森首相亲临西港特区展位 “一站式”行政服务窗口 西哈努克国际港口 西港特区培训中心

  题记:作为国家“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沿线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是首批通过商务部、财政部考核确认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是首个签订中柬双边政府协定,建立双边协调机制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七年多来,西港特区取得飞速发展,至今已有来自世界各地的79家企业入驻,其中58家已投产运营,区内从业人数逾万名。

  2015年1月15日,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以下简称“西港特区”)迎来了新一年中最振奋人心的消息,柬埔寨劳工和职业培训部部长毅森兴阁下在视察西港特区时,明确表态要将特区内即将动工建设的职业培训中心升格为柬埔寨国家级培训中心。这预示着西港特区在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通过培养柬埔寨本土产业工人提高柬埔寨自主发展能力方面有了新突破,为成功打造“中柬友谊城”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西港特区于2008年由柬埔寨首相洪森亲自奠基,是首批通过商务部、财政部考核确认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也是首个签订双边政府协定,建立双边协调机制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旨在为企业搭建“投资东盟,辐射世界”的良好投资贸易平台,帮助企业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破解发展瓶颈,实现跨国发展。西港特区总体规划面积11.13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5.28平方公里,以纺织服装、五金机械、轻工家电等为主要发展产业,全部建成后可容纳企业300多家,就业人口达8—10万人。

投资环境优越,政策优惠

  柬埔寨居于东南亚交通枢纽位置,是我国的友好近邻,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沿线国家。柬埔寨国内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自洪森首相执政以来,国内政局稳定,大力发展经济,所有行业都对外开放,鼓励外商投资。2004年,柬埔寨加入了WTO,是世界上经济自由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同时,柬埔寨还可享受欧美等发达国家给予的特殊贸易优惠政策及额外的关税减免优惠。

  柬埔寨与中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关注柬埔寨各项事业的发展,双方领导人在会谈时,多次提出要共同推进互联互通、经济特区等领域的合作,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项目,西港特区为企业抱团走出去提供了绝佳平台。西港特区坐落于柬埔寨对外开放窗口之一的西哈努克省,紧邻4号国道,距柬埔寨唯一的国际深水港——西哈努克港12公里,距西港国际机场仅3公里,海陆空交通便利。

  同时,根据柬埔寨王国投资法和特区管理法的规定,进入西港特区的企业还可享受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1)企业用于投资建厂所进口的生产设备、建材、零配件及用于生产的原材料等均百分百免征进口关税;

  (2)根据产品种类入区企业可享受6—9年盈利税的免税期;

  (3)产品出口免征出口税;

  (4)生产设备、建筑材料免征增值税;服务于出口市场的产业,原材料免征增值税;服务于内销市场的产业,原材料增值税率为10%。

双边政府关注,潜力无穷

  进入西港特区,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宽阔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是以柬埔寨首相洪森的名字命名,叫洪森大道。洪森首相把西港特区亲切地比作自己的“亲儿子”,多次提到要把西港特区建设成为柬埔寨的“深圳”,成为柬埔寨对外开放的窗口,足以显示洪森首相对西港特区的重视及对特区寄予的厚望。2008年2月23日,洪森首相携夫人亲自为西港特区奠基,正式拉开西港特区建设的序幕。同时,作为国家级经贸合作区,西港特区也得到了中国领导人及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2010年12月13日,中柬两国正式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柬埔寨王国政府关于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协定》,明确了西港特区的法律地位,使西港特区成为首个签订双边政府协定的合作区。根据双边协定要求,两国政府先后于2012年12月,2014年1月召开西港特区副部级协调委员会会议,为西港特区协调解决跨国、跨部门事宜。两国领导人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为西港特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西港特区发展前景愈加宽广。

配套设施完善,“一条龙”服务

  围绕中柬两国政府的指示精神,西港特区以西哈努克新中心为发展方向,以打造柬埔寨的“深圳”为愿景目标,重点构筑以主干道洪森大道为“一轴”,以“中柬友谊城”、“工业片区”及“多功能片区”三个功能片区为“三片”的空间结构,为把特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的产业新城埋下伏笔。

  如今,在中柬双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港特区已展现勃勃生机。特区4平方公里区域内已完成通路、通电、通水、通讯、排污(五通)和平地(一平);建有85栋厂房,并建设了集办公、居住、餐饮和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大楼,柬籍员工宿舍、集贸市场、生活服务区等“硬件”设施,已成为柬埔寨当地生产、生活配套环境较完善的工业园区之一。

  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西港特区不断加快服务环境的跟进,制定了一系列周到而全面的配套服务措施:

  (1)自建水厂、电厂,并与市政水、电并网,保证企业24小时水电供应;

  (2)引入由柬埔寨发展理事会、商业部、海关、商检、劳工局、西哈努克省政府代表组成的“一站式”行政服务窗口,可为入区企业提供投资申请、登记注册、报关、商检、核发原产地证明等服务;

  (3)建设酒店、宿舍、集贸市场,引入物流清关公司、船运货代公司及柬埔寨加华银行等服务性机构,完善区内生产、生活配套环境;

  (4)联手中国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建设西港特区培训中心,根据入区企业人力资源需求,提供语言培训及技能培训。

  (5)建立专业安保队伍,引进当地警察署,确保区内企业的人员及财产安全。

  随着各项设施的逐步完善,西港特区现已引入包括工业、服务行业在内的79家企业入驻,分别来自中国、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58家已生产经营,区内从业人数逾万名。

热心公益事业,凝聚民心

  西港特区自成立伊始,坚持把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作为企业立足之本。一方面把提高就业率,作为改变当地群众谋生渠道、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把参与社会慈善事业作为塑造特区形象的重要内容。迄今先后5次向柬埔寨红十字会累计捐赠了16.5万美元,支持柬埔寨的经济社会建设,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奉献企业爱心。为改变周边环境,争取当地基层政府和群众对园区建设的理解和支持,特区公司先后捐助25万余美元,为周边乡村改建学校、修桥铺路、改造寺庙等,得到了当地的称颂。一手抓特区建设,一手抓服务社会,树立了西港特区在当地的声望,也得到了柬埔寨地方政府的全面合作和支持。

  建设中的西港特区以创建一个生态环境良好的工业化新城镇,一个投资环境优越的国际样板园区,一个充满活力的国际上市公司为战略目标,不仅要努力为中国企业打造“投资东盟、辐射世界”的绝佳投资贸易平台,早日成为西哈努克市新中心,成为柬埔寨的“深圳”;更要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样板园区,为促进中柬友谊,深化中柬经贸合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编辑: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