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两院落涉私挖地下室 居民:反映两年未果

11.02.2015  12:49

日前,本网再次接到北京市民张先生反映,称“西城区西海北沿两处院落涉嫌违规拆建、私挖地下室,施工导致周边民宅损坏,造成安全隐患。”张先生表示,从2013年至今,周边居民不停向西城区文委、城管、建委、规划委等部门反映情况,但事件至今无果,两院落仍在施工中。

院落施工是否违法?各部门“神仙打架”说法不一

2013年8月份,人民网、新京报等媒体曾陆续报道北京西海北沿两座挂牌保护院落遭拆除,一度引发社会公众关注。西海北沿25、26号院位于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是西城区四合院挂牌保护院落。

张先生表示,两年以来针对院落拆除、重建等情况周边居民不断向西城区相关部门反应情况。他给记者提供的2014年6月18日,市规划委出具的《北京市规划委西城分局信访答复意见》显示,该局未对两院落建设工程核发规划许可手续,建议向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反应。

2014年9月17日,西城区城管出具的《监察建议书》显示,“两院落在原建筑物全部被拆除后进行复建,将地基加高。两处地下室进行挖掘贯通。建议文化与规划部门洽商。”9月26日,西城城管给施工方送达的停工函指出,两院落地下空间施工超出了合法产权面积,要求施工方出具相关审批手续。

2015年1月21日,北京市建委出具的《信访答复意见书》显示,建委针对两院落违法违规建设的处罚情况,信访人可通过属地政府信息公开途径获取。并表示,两院地下新建部分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在2013年人民网等媒体报道此事时,院落产权方——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致人民网函电表示,“两院落2004年建成,墙体为砖混结构水泥框架,属粗陋仿古建筑,曾出现保温、隔热、防水等问题,不适宜居住。”故将在不改变原有院落格局及建筑外围尺寸的情况下进行修缮。并表示,施工已取得西城区文委文物建筑修缮工程许可证。

记者从张先生提供的北京市文物局(京文物[2012]1028号)“关于西城区西海北沿25、26号房屋建设事宜的复函”上看到,复函明确表示,“保护类建筑只可按原有建筑格局和建筑形式修缮,不得拆除、改建和扩建。如有需对其内部进行现代化改造,应保留原有格局和外貌。

为何院落产权方眼中“不适宜居住、粗陋仿古建筑”变成了挂牌保护院落?谁批准、谁监管,西城文委对施工现状是否知晓?

记者跟随张先生赴西城区文委了解情况,该委孙姓执法队长拒绝采访。随后人民网致函西城区宣传部希望协调采访,截至发稿前未收到西城区文委反馈。

今年1月12日,西城区文委答复周边居民的《信访意见》显示,“两院落为砖混结构仿古四合院,2012年我委同意将地上现有仿古四合院恢复成采用传统材料、传统工艺、传统结构的传统四合院,修缮包括大木落架、墙体砌筑、油饰彩绘等。”“地下室施工问题,正在进行处理。现有地上建筑总体高度未超过原有建筑高度。”但文委未对地下室处理时效,给予明确表态。

为了拿到行政部门出具的书面答复,有的部门我跑过10几次,不是件容易事。两年过去了,多个部门都进行了答复,但似乎又都没有答复。神仙打架、糊涂账,事情原地踏步,院落施工仍在进行中。”张先生说,建委罚款了、城管让停工了、规委明确说没有规划,但批文单位西城区文委对施工是否非法不置可否。院落施工到底有没有问题,谁有问题?

近期德胜门内大街出现私挖地下室导致地面塌陷的事故,电视上说欢迎市民反映类似情况,希望不是仅仅停留在反映上。目前该院落紧邻西海,周边居民担心地下室施工河水入侵,造成周边民居安全隐患。”他苦笑说。

专家:砖混结构无谈“大木落架” 院落或属拆旧建新

对于“大木落架”的提法,业内人士认为值得商榷。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蔡军表示,落架大修只适合木结构的建筑,而25、26号院为砖混结构,如果拆除不可能恢复原状,已属拆旧建新。他指出,根据《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房屋与修缮工作的若干规定》要求,旧城内保护院落按照保护类建筑进行管理;应由区政府结合居民修缮申请和本区工作计划,制定实施方案。

北京市纵横律师事务所一位不愿具名律师表示,两院落被定性为挂牌保护院落,如要修建、重建有严谨的管理程序。会受到文物保护部门严格监管,这也是为何其他部门不便直接管理的根源。

她建议,居民可向西城文委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查看原图纸与正在施工的院落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院落业主方将承担相关责任,文委也应负监管责任。如一致,可进一步申请院落重建依据。

记者致电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魏女士,截至发稿前尚无回应。

人民网将对事件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