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智能化成农业农村信息化重点工程
《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总体目标,提出到2020年“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面深度融合,信息化成为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
《规划》在深入分析农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应用等五方面18项主要任务和八大重点工程,其中,农业装备智能化工程被排首位。
五年内,设施农业领域要大力推广温室环境监测、智能控制技术和装备,重点加快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强分品种温室作物生长知识模型、阈值数据和知识库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不断优化作物的最佳生产控制方案。加强果蔬产品分级分选智能装备、花果菜采收机器人、嫁接机器人的研发示范,应用推广智能化的植物工厂种植模式。同时,畜禽养殖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需加强。以猪、牛、鸡等主要畜禽品种的规模化养殖场站为重点,加强养殖环境监控、畜禽体征监测、精准饲喂、废弃物自动处理、智能养殖机器人、网络联合选育系统、智能挤奶捡蛋装置、粪便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等信息技术和装备的应用。
农业装备智能化工程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研发和推广适合我国国情的传感器、采集器、控制器,推动传统设施装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大田种植、品种区域试验与种子生产、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设施和装备的智能化水平上来。深耕深松、播种、施肥施药等作业机具配备传感器、采集器、控制器,联合收割机配备工况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和定位系统,大型拖拉机等牵引机具配备自动驾驶系统。水肥一体机、湿帘、风机、卷帘机、遮阳网、加热装置等配备自动化控制装备。设施化畜禽养殖的通风、除湿、饲喂、捡蛋、挤奶等装备配备识别、计量、统计、分析及智能控制装备。水产养殖增氧机、爆气装置、液氧发生器、投饵机、循环水处理装备、水泵、网箱设备等配备自动化控制装置。
农业部表示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把规划实施与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决策部署紧密结合,着力推进落实。
链接
信息化让农业开始变得“会思考”
春耕时节的黑龙江农垦友谊农场,播种、施肥方案的“制定者”是农机和计算机。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农机在上一年秋收作业时,定位取土样、监测作物产量,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后,以地图为基础编制出播种、施肥实施程序。来年春播时,农场工人只需将数据卡插入农机监控器,借助测速传感器等,就能按照预先编制的程序,自动完成变量播种和施肥。整地时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自动控制的大马力拖拉机,耕地千米误差小于2.54厘米。
播种如此,收获亦如此。最近在浙江温岭召开的台州市农机信息化工作会上,两台特别的收割机引来参会者的“围观”。装配有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收割机不仅会统计,还会管理。通过摄像头,种植大户可以看到自家的田地里,哪一块收割了多少,产量如何,稻子还未入仓,今年的收成就已经了然于胸。
信息技术、科学原理、现代装备等现代文明成果正在对传统农业进行彻底的改造。在大数据的精准“计算”下,农业的各项资源要素被优化配置,甚至连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都能够被资源化利用实现“零排放”,曾经繁重的农事活动,代替以轻点鼠标,优雅完成。
如今,在农业生产基础较好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地农垦系统以及各地大型国营农场,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正在普及。与此同时,在大宗农产品的规模生产区域,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细化作业已经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