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华侨携73年老存单回国 被告知无法兑付
尘封73年的老存单。这张老存单有着浓浓的历史感。
老存单尘封多年,73年后重见天日。尽管已经不能兑付,但这张存单的背后,记录了一位老华侨的奋斗史。存单的主人名叫林文海,是一位菲律宾华侨,1918年出生,今年已96岁高龄。24日,他向本报记者讲述了这张老存单背后的故事。
发现
为找校史资料翻出73年前存单
这张老存单重见天日的过程,颇有些戏剧性。
林文海曾是菲律宾一所中学的校董,前不久学校想整理校史,请林文海提供一些当年的资料。在翻箱倒柜寻找这些资料时,他偶然发现了这张老存单。存单显示,这是一张厦门交通银行的定期存单,存款时间为民国三十年(1941年)九月,存款金额“国币壹千元整”,定期一年。
林文海把这件事告诉儿女,但儿女说都过了这么久,经历了这么多变化,现在肯定不能兑现。林文海不死心。前几天,他回到厦门,特意带上了这张存单。与亲戚吃饭时,他又提起此事。亲戚认为,虽然现在留存的这类老存单不少,但存款人还健在的很少,建议他试一试。
缘由
存钱准备结婚因躲避战乱搁浅
“我记得有这笔存款,但一直不记得存单放在哪里了。”这张存单,对于林文海来说是很遥远的回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由于林文海是家中独子,家人让他跟随叔叔到菲律宾打工。“我一开始在杂货店当店员,给别人打工。”林文海说,在菲律宾的时候,很多朋友要给他介绍对象,后来家人觉得,不如让他先回厦门结婚,再回菲律宾继续打拼。
于是,1941年9月,林文海把这4年打工的所有积蓄存进银行,定期存单上写着厦门交通银行,“我在马尼拉存的,打算回厦门时取出来,然后找女朋友结婚。”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很快,日本侵略者打过来了,林文海为躲避战争,逃到了菲律宾的另一个岛屿,归国计划因此搁浅,那张定期一年的存单就没有机会取出来。
时光荏苒,林文海在菲律宾扎根,有了自己的事业,但当初那张存单已经不知道收到哪里去了。1948年,事业小有所成的林文海带着3000美元再次踏上了回乡之旅。“当时3000美金算大数字,在厦门很轰动,很多记者来采访我。”林文海回忆起这件事,忍不住笑了。他在厦门的家位于前埔前村,“当时家里养鸡鸭养猪,记者来采访的时候小心翼翼的,生怕踩到鸭屎。”这次回乡,他顺利地与一名厦门女孩结婚,不久后回到菲律宾,事业越做越大,也就渐渐淡忘了这张存单。
遗憾
错过兑付机会目前已无法兑现
对于这张存单,交通银行厦门分行回复称,现在已经不能兑付。
交通银行方面介绍,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交通银行实际由国民党官僚资本控制。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人民政府认定交通银行是四大家族官僚资本银行,将其作为“伪银行”由人民解放军军管会接管。人民政府的政策将解放前交通银行吸收的存款,根据存款人性质分为官僚资本和民间存款。官僚资本(包括经甄别为国民党政府党、政、军人员存款等资产)收归国有;民间债权债务(经甄别为一般群众存入银行的存款),1949年年底由军管会公告清理,一般存户可以凭存单和身份证明,要求取出存款或将兑付款项转为中国人民银行存款。交通银行解放前的民间债务,已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清理完毕;所有分支机构,于1957年1958年间被陆续撤销,并入各地财政部门。
交通银行方面表示,该客户持有的交通银行在解放前发行的存单,错过了在1949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人民政府清理交通银行解放前债务期间主张兑付的机会,由于时代变迁的历史原因,这张民国时期的交通银行存单现在已无法兑付。
说法
1000元“国币” 当年不算小数目
1941年的国币1000元是什么概念?林文海自己也记不清了,但这是他在菲律宾打拼4年全部的积蓄。他一开始当店员,每月的工资为菲律宾货币4元,后来由于会算账,一个月连补贴可以赚菲律宾货币50元,“当时我们店里的100斤米,用菲律宾货币只要5元多,所以这笔钱应该不少。”
这种老存单现在收藏价值如何?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厦门收藏家协会会长丁建南认为,这种存单的收藏价值目前不超过2000元,但对于研究厦门的金融历史有一定意义。记者在某收藏品拍卖网站上看到,几张交通银行的老定期存单成交价格多为数百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