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短提质,打磨“制造之美”
江苏智造牵手德国工业4.0迎机遇——补短提质,打磨“制造之美”
新华报业网讯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带动下,制造业转型成为热点话题。作为制造业第一大省,江苏接连出招:6月上旬在各省份中率先出台对接方案——《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6月中旬省政府领导率团访问德国,推动江苏智能制造与德国工业4.0深度合作。牵手德国,江苏将迎来哪些新机遇? 智能制造,被确定为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前不久省经信委认定了首批省级示范智能车间,70家制造业企业入围。智能车间的核心是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需要“高精尖”的生产设备。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越是高端行业、骨干企业,核心设备对国外的依赖度越高,医药、光伏、电子、装备制造等行业尤为突出。 省经信委的调研印证了这一点,比如,江苏企业主要生产金属板材数控成型机床,竞争力较弱,全省95%以上的高端机床市场被国外品牌占据。“江苏虽是制造业大省,但装备产业难以满足智能制造发展的需求,这些核心生产设备被誉为‘工业母机’,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基石。”上个月刚到德国考察的省经信委研究室副主任刘耀武透露,江苏的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大型石化装备、汽车制造关键设备、船舶电子产品等重大工程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很大程度依赖进口,尤以德国居多。 德国以重工业为主,汽车、机械制造、化工、电气占其工业总量的40%,研发投入、技术水平甚至超过美国、日本。“江苏与德国在制造业上的落差很大,决定了在技术输出过程中江苏主要是接受者。”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坦言。 作为制造业强国,德国工业经历了以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为标志的1.0、依靠生产线实现批量生产为标志的2.0、依靠电子系统和信息化实现生产自动化为标志的3.0,目前正在实施的4.0则以智能制造为主导,核心是推动工业生产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专家分析,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在大方向上不谋而合,均通过“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带动新一轮产业变革。但两国的制造业基础和发展阶段有差别,德国已完成工业3.0,中国制造业大部分尚处在工业2.0阶段、部分达到3.0水平,要追赶必须2.0、3.0、4.0齐头并进。对江苏而言,则须3.0和4.0同步推进。 “德国是欧洲对中国技术转让最多的国家,江苏与德国合作找准了制造业转型的突破口,但不能局限于单纯的设备买卖或一般的表层交流,否则将加深对德国技术设备的依赖。”刘志彪认为,关键是通过合作培育人才队伍、提升研发实力。此次我省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LZ)、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分别签订合作备忘录——前者是致力于可持续发展领域国际合作的服务咨询型公司,在130多个国家开展业务,拥有500名签约专家;后者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研究机构,也是德国工业4.0项目联合牵头单位,拥有67家研究所及其他独立研究机构、2.3万多名科研人员和工程师。 按照合作协议,江苏与德国将设立多个研究机构和智库,每两年在江苏举办一次中国(南京)智能制造暨工业4.0论坛,深化双方企业及行业协会间的交流合作。聘请一批德国专家作为“江苏智能制造决策咨询委员会”顾问,围绕智能制造开展高层次人才培训,邀请德方在江苏建设一批工业4.0示范项目。 其实,除了贸易和投资,德国制造的发展理念已逐步在江苏落地。在我省德资企业发展最好、最为集聚的太仓,已入驻220多家德国企业,被工信部授予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太仓引进德国“双元制”模式建成6家职业教育机构,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我省借鉴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的发展模式,成立了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一年多来已设立涵盖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领域的18家专业研究所,转移转化技术成果近千项,合同科研额近6亿元,累计衍生或孵化科技型企业181家,注册资本约16亿元,促进了科研与产业无缝对接。 制造之美、美在品质。“我们一些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与有些企业‘走捷径’、在‘专精特新’上花心思下功夫不够有关系。德国制造享誉全球,背后是对产品质量的专注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刘志彪说,江苏企业要增强以我为主的创新意识、克服近些年出现的急躁和浮躁现象,任何时候都要有一种“哪怕生产一颗螺丝也要做成最好”的追求。循着这样的思路发展,以后大家提到“江苏制造”,才会自然联想到其代表的品质和品牌。 本报记者黄 伟